法官判決不公如何投訴
投訴法庭判決不公的辦法有:
1、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向作出判決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2、在判決生效后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
3、如果判決不公涉嫌審判法官個人的違法犯罪,可向當地的紀委或者人民檢察院舉報。
民法院的判決在法律上具有幾方面的效力,包括對人的拘束力、對事的確定力和執行力。判決對人的拘束力,即判決具有確認某一主體應當為一定行為或者不應當為一定行為的效力。這種效力包括對當事人、人民法院和社會的效力。判決一經生效,具有普遍的拘束力,當事人必須遵守,人民法院不能隨意改變,社會應當尊重。
判決對事的確定力是指判決對當事人之間的爭議能夠從法律上作出定論,當事人不得再爭執,判決的確定力分為形式上的確定力與實質意義上的確定力,也叫形式意義上的既判力與實質意義上的既判力。前者是指判決一經生效,當事人就不得以此法律上的事實提起訴訟或者提起上訴。后者是指判決確定的實體權利義務不得爭執,不容改變。
執行力是指判決有作為執行根據,從而進行強制執行的效力。執行力只是對給付判決而言,沒有給付內容的判決,不具有執行力。確認判決和變更判決不必執行,也不可能執行。
以上所講判決的效力,都是針對生效判決而言。根據我國民事訴訟制度,準予上訴的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第一審民事判決,即按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作出的判決,在上訴期間15日內,如果當事人不上訴,上訴期限屆滿即發生法律效力。不準上訴的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第一審民事判決,即按特別程序審理案件作出的判決,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審民一事判決、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所作的第二審民事判決,自判決送達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八條?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第二百二十九條?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第二百三十條?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撫養范圍包括什么
2021-01-29違約金是否包含定金
2021-02-15婚姻法房產共有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4口頭約定財產AA制在離婚時是否被支持?
2021-02-23五保戶的監護人是誰
2021-03-09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離婚時,經濟適用房如何分割?
2021-02-09房產贈與的份額很少怎么收稅
2020-12-26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
2021-01-22被保險人在遺囑中追加受益人是否有效?
2020-11-24工廠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19村委會非法轉讓土地如何處罰
2020-11-20棚戶區改造標準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