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藥罪證據質證規定是什么
生產、銷售的假藥被使用后,造成輕傷以上傷害,或者輕度殘疾、中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或者嚴重功能障礙,或者有其他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情形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的“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二、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規定,生產(包括配制)銷售假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分,可能貽誤診治的;
(三)所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四)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分的;
(五)其他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情形。
三、犯罪構成要件
(一)犯罪客體: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的藥品管理制度和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利。
(二)犯罪客觀方面: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
(三)犯罪主體: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既可以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四)犯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一般是出于營利的目的。當然,生產者、銷售者是否出于營利目的并不影響本罪的成立。行為人的主觀故意表現在生產領域內有意制造假藥,即認識到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而對此持希望或放任的態度;在銷售領域內必須具有明知是假藥而售賣的心理狀態,對不知道是假藥而銷售的不構成銷售假藥罪。
四、犯罪的認定
劃清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類犯罪中其他罪的界限。對于同時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根據《刑法》第149條第2款規定的精神,應按處罰較重的生產、銷售假藥罪定罪處罰。這符合前述法條競合的適用原則。
(2)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劣藥罪的區別界限:
①犯罪對象不同:一個是假藥,一個是劣藥。
②犯罪形態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是行為犯,而生產、銷售劣藥罪是實害犯,即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方構成犯罪。
綜上所述,都知道的是現代社會以來藥品的人越來越多,所以更多的犯罪分子依次來謀取相應的利益,生產銷售假藥能獲得非常可觀的收入,但這也是一種違法犯罪的行為,嚴重的破壞了公眾秩序安全和財產,所以是要受到相應的處罰的。
銷售假藥罪銷售金額判刑怎么定?
銷售假藥罪與非法行醫罪哪個重?
生產銷售假藥的從重處罰的情形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親等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2債權人能否選擇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中一人起訴
2021-01-11交通事故神經性損傷能鑒定嗎
2020-12-25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兩人合伙合同該如何寫
2021-01-13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勞動合同續簽申請書模板是什么
2020-12-10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如何設置?
2021-02-20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