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抗辯權包括哪些
抗辯權又稱異議權,是指對抗對方的請求權的權利。可以說.,請求權是矛,抗辯權是盾,抗辯權的功能在于延緩請求權的行使或使請求權歸于消滅。
抗辯權的類型有兩類:
(1)一時性的抗辯權,有5種:一般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混合擔保時)債務人以自己財產提供物保時,提供擔保的第三人享有的先訴抗辯權。
(2)永久性的抗辯權:我國只有一種,就是訴訟時效經過的抗辯權。
在訴訟上,當事人對于原告請求主張的事實,其反映態度不外有以下四種:即陳述(無該事實-否認)、不知或不記得有該事實、承認該事實(自認或先行自認的承認)、或不為任何陳述(不爭執)。而對于自認往往伴有附帶陳述而主張其他事實或權利來對原告的請求進行對抗,這就是抗辯。所以,在民事訴訟中,所謂抗辯,是針對請求權提出的一種防御方法,是指當事人通過主張與對方的主張事實所不同的事實或法律關系,以排斥對方所主張的事實的行為。
上述前兩類抗辯,學說上稱為訴訟上的抗辯。后者稱為實體法上的抗辯權。在德國,訴訟上的抗辯被稱為不需要主張的抗辯,實體法上的抗辯權被稱為需要主張的抗辯。無需主張的抗辯,在民法上主要表現為否定性抗辯,即否認請求權形成或存續合理性的抗辯,具體分為阻止權利效力發生的抗辯和消滅權利效力發生的抗辯。需要主張的抗辯,是一般不排除請求權本體,只暫時或永久性阻礙其行使效力的抗辯。學理上對這些抗辯又分為延遲性抗辯權和排除性抗辯。
我們在使用抗辯權的時候一定要依照法律要求履行,不能亂使用。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大家,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養老保險轉移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30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1-10訂婚后男方退婚彩禮是否退還
2021-01-11法律是如何規定虐待的
2020-11-21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商場要承擔多大責任
2020-12-18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待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2020-11-23私人企業疫情期間要發工資嗎
2021-01-03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摩托車必須買保險嗎
2021-02-04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耕地保護
2021-02-20拆遷時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06公務員能接受農村拆遷賠償嗎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