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離婚后房產分割原則是怎樣的,哪些房產離婚不能分割
1、男女平等原則
男女平等原則是憲法原則,也是婚姻法的基本原則。對夫妻共同財產,夫妻雙方都有平等的所有權及處理權。表現為: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權決定。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
2、保護婦女、子女權益原則
整體來說,我國目前婦女的經濟狀況仍較男性差,為保證婦女不因經濟問題影響離婚權利的行使,不因離婚而出現生活水平的嚴重下降,甚至導致生活困難情形的發生。在離婚財產分割中,應做出傾向于婦女權益保護的裁決。另外,為保障下一代的健康成長,不致使他們在父母離婚后生活水平的急劇變化,在分割共同財產時應對直接撫養小孩的一方進行傾斜照顧。
3、照顧無過錯方原則
由于一方過錯引起的離婚案件,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要照顧無過錯的一方。所謂過錯,是指一方有通奸、姘居、重婚、家庭暴力、虐待和遺棄家庭成員等行為。一方的過錯行為給另一方帶來極大的身體及心理傷害,也嚴重破壞了夫妻情感。在做離婚財產分割時,無論是無過錯方主動要求離婚,還是被起訴要求離婚,都應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得到照顧彌補其所受到的身心傷害。
4、有利生產、生活的原則
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應考慮是否有利于生產和生活。首先,不得破壞財產的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其次,要盡量使分割后的財產一如既往地保持其功用。如對一方工作、職業需要的工具、圖書,應分割給需要的一方;對有特殊價值的財產,分割時應考慮其來源;對共同經營、承包的項目,應分割給有經營能力和經驗的一方。對生活必需品侵害時,要考慮當事人、子女的實際需要。
5、尊重當事人意愿原則
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應當尊重當事人意愿,夫妻雙方可以對共同財產的分割自由協商處理。自由協商的前提,應使雙方處于無任何外來壓力的情況下做出。自愿分割夫妻共同財產表現是,夫妻共同財產可以是一方多分,另一方少分,甚至是全部夫妻共同財產由一方享有。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條款或者當事人因離婚就財產分割達成的協議,對男女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后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人民法院審理后,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6、不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的原則
夫妻離婚分割財產時,不能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不能把屬于國家、集體和他人所有的財產,當做共同財產分割掉。例如,夫妻雙方租住的私房或公房,在離婚時就不得分給另一方所有。又如,一些合伙經營的企業,在合伙人夫妻離婚、分割共同財產時,不能擅自分割合伙財產,而是要先從合伙財產中分出該夫妻合伙人應得的財產份額。如果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再由夫妻雙方進行分割,不能損害其他合伙人的利益。
離婚不能分割是哪些房產
1、借用他人身份購房
根據我國物權法的相關規定,房屋是以房產證上登記的權利人來認定房屋產權的歸屬的,而且規定房產證上的記載與房屋登記主管機關登記簿上記載的權利人不符的,除非有證據證明房屋登記簿上的記載有錯誤否則就以房屋登記機關的登記簿上的記載為準。
2、以子女名義購房
從法律上來講,對于此種情況,雖然孩子是未成年人,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但是他們的民事權利能力是不受限的。也即孩子可以成為享有房屋的所有權人。如果房產證上登記的是孩子的名字,那么孩子就是房屋的主人,作為父母只是可以在孩子未成年前,具有代管房屋的權利,但是不能因此就取得房屋的所有權,而且父母除非為了孩子的利益考慮,否則不能處分此房屋。
3、購買商品房未及時辦理產權證
根據我國法律,房屋所有權證是認定房屋權屬的法定憑證。在具體實踐中,很多人購買房屋后常會因各種原因未能及時辦理好產權證。比如,因開發商的相關報批手續不齊全導致無法辦理,或是購房自身為了節省各種費用,不想辦理產權證,以為有買賣合同及付款發票就行。
對于上述情形,在離婚財產分割中,若雙方當事人無法協商一致起訴到法院時,法院就會以產證無法認定而不做處理。簽訂了購房合同,依約支付了房款,只是能夠證明自己能夠依約享有合同項下權利,但是要證明享有獨立的產權,唯有產權證不可。更何況在現實生活中,開發商反悔要求退房的情形也不在少數。
4、購買二手房未及時過戶
在離婚財產分割中,對于未辦理過戶手續二手房的分割,若雙方當事人未能就此達成一致(實際即便雙方達成了協議,在事后的產權變更時也會遇到諸多麻煩),法院會因該房屋的產權涉及案外人而不作分割。要么先中止本案審理,待當事人另案訴請確認產權后再恢復庭審;要么在本案中不作處理,只對其他財產進行分割。
5、自建房未審批
從法律上來說,違規自建房不論是否在合法的宅基地上所建還是違規占地所建,對于房屋的使用者來說都不具有合法的產權。而即便如此,由于宅基地的審批往往只能是該屬地的集體組織做出,常常表現是該地塊的土地使用權由配偶的一方父母所有,另一方當然是無法分得的,更不用說是違規蓋建了。
6、受贈、繼承未過戶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親屬、至交好友之間,通過贈與合同和遺囑、遺贈或者遺贈撫養協議,將自己名下的房屋交由他人享有的情況并不少見。而在婚姻家庭中發生最多的情形是,配偶一方的父母去世后未進行遺產分配,特別是對于法定繼承人不止一人的情況,出于各種原因,各繼承人之間并不進行遺產分配,而該房屋的產權人也一直未變更,在此情形下,各方當事人和睦相處還行,稍有不慎則會紛爭不斷。
一個直接的后果便是,在離婚案件中,享有繼承權的一方常常是故意與其兄弟姐妹協商一致,對于遺產中的房屋不進行分配,導致在離婚訴訟中,另一方無法保護應得的權益。而這種故意不進行遺產分割的做法,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還無法進行救濟,造成有“冤”無處申。
7、房改房未到位
房改房本身是政策下的結果,在實際到位(落實產權)時,往往又會因各地方、各單位的政策面的原因要拖不短的時間才能辦理完畢。若在此期間發生婚姻的變故,非房屋產權單位一方的職工在主張權益時常常受挫。
8、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的房屋
在離婚案件中,對于承租公房的分割使用同樣是一大難點,特別是自管公房的分割,更是難上加難。在實踐中,產權單位往往會對本單位職工做出偏袒,或者是串通假退房,或者是向法院出具不允許外單位人員承租的證明,使得非產權單位職工一方的權益受損。
協議離婚后房產分割原則是怎樣的,離婚不能分割是哪些房產?在離婚的時候只有夫妻共同財產才能夠進行分割,不屬于夫妻財產是沒有分割資格。協議離婚后房產分割原則或是對不能分割的房產認識不清,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先干活后簽合同違法嗎
2021-02-16發票領購簿丟了怎么辦
2021-01-28怎么可以讓另一方沒有探視權
2020-12-14如何評定交通事故傷殘
2020-11-11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人員有哪些
2021-01-31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務嗎
2021-02-16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福建臺風來襲汽車被水淹了保險賠嗎
2020-12-10村民之間轉包只需備案,不需經過村委會書面同意
2020-12-1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有哪些,以及有哪些方式
2020-11-18土地入股對農民增收的意義和風險是什么
2020-11-29新農村建設危房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01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明細是否能公開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