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后不結案怎么辦
可以向相關監察機構進行投訴。
一、原告不撤訴的。法院必須在法定期限內作出判決,不存在案件自動取消的問題。
《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
(1)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上級人民法院批準,可延長3個月。
(2)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審理期限為3個月,不得申請延長,如無法按時審結,應轉入普通程序。
二、法庭開庭審理時,原告無故不到庭的,按撤訴處理。
《民事訴訟法》規定: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民事立案結案規定
1、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一審民事案件的審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
2、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審限為3個月,不能延長,若3個月內不能審結,轉為普通程序繼續審理。
3、人民法院審理二審民事案件一律適用普通程序,針對判決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針對裁定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0?天,不能延長。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案件的審限依據適用的程序確定,按照一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一審普通程序的審限,按照二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二審程序的審限。
4、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下列事項耽誤的期間不計入審限:
1.公告期間,即從法院在報紙上正式發出公告之日起至公告期滿的時間。
2.鑒定期間,即從當事人提出書面鑒定申請至鑒定機構出具正式的鑒定結論之間的時間。
3.處理管轄問題的期間,即從當事人提出書面管轄異議至二審法院就管轄問題作出終審裁定書的時間以及處理人民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的期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7)》第一百七十六條?二審審限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對于立案后不結案自己不知道該怎么辦,或是不知道該怎么樣維權,可以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得到具體答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絕對控股的股東轉讓股權要通知他人嗎
2020-12-17拆遷公司和拆除公司有什么不同
2020-12-04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男女沒辦理結婚證該怎么離婚
2021-01-22結婚手續能否請人代辦
2021-03-19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準價
2020-12-27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地
2020-12-18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直接賠付責任
2020-12-31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無交通事故現場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2-09人身保險受益權的喪失
2020-11-24公司拆遷補償事項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