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二審家屬可否代為上訴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法院的一審判決結果不服的,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向上級法院提出上訴。
第二百二十七條?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中的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提出上訴。
對被告人的上訴權,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剝奪。
一審程序和二審程序有哪些不一樣
1、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原因不同。第二審程序基于當事人行使上訴權而發生,而第一審程序是基于原告行使起訴權而發生。
2、引起審理程序發生的訴訟主體不同。一審中的原、被告地位是固定的,有資格限制,提起訴訟并引起第一審程序的原告,即是行政對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二審中當事人的訴訟地位并不固定,沒有資格限制,原審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既可以充當上訴人、也可以充當被上訴人。
3、審查對象和范圍不同。一審法院審查的對象是被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僅對所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和相關的行政法律關系進行審查;而二審法院審查的范圍除此以外,其直接審查對象還包括一審裁判是否正確,即二審程序中的審查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和一審裁判的雙重性審查。
4、審理方式不同。一審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一律實行開庭審理,包括公開和不公開開庭審理;二審中,人民法院除應采取開庭審理方式外,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
5、裁判方式不同。一審判決針對具體行政行為的質量,可以作出維持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判決、撤銷判決、確認判決、限期履行法定職責和變更判決等;二審判決則限于維持原判、依法改判兩種,并可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審。
6、審理期限不同。《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這就是說,二審的審理期限比一審期限少1個月。
7、性質不同。歸根到底,由于審判依據和審判任務的不同,兩者在性質上有區別:人民法院第一審程序的審判依據是對行政案件的一審管轄權,其性質是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審查;人民法院第二審程序的審判依據是上一級人民法院對下一級人民法院的審判監督權,其性質是對第一審裁判合法性的審查,是將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方的特定爭議最終予以解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法院的一審判決結果不服的,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向上級法院提出上訴。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決定和股東會決議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父母有一處宅基地還可申請一處嗎
2020-12-25別除權和共益債務誰優先
2020-11-15什么是公司破產程序終結
2021-01-11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12-22交通事故“私了”
2021-03-25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員工受傷申請調崗可以嗎
2020-12-01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訴訟費是保險當事人的直接財產損失
2021-02-09更換駕駛員報保險屬于騙保嗎
2020-12-02深圳土地置換出新規,安置補償標準提高
2021-02-01農民土地流轉合同書范本
2020-12-29舊城改造的拆遷補償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05如何辦理拆遷安置房過戶給子女
2021-01-16拆遷被安置人怎么分割補償款
2021-02-28購買沒有獨立產權的房子有哪些弊端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