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制刑期最短是多長時間?
管制作為一種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其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并罰時最高不能超過3年。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之所以規定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是因為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屬于剝奪自由,而管制只是限制自由。
刑法修正案(八)規定:“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二、管制如何執行
公安機關在執行管制時,應當按照人民法院的判決,告知被判管制的犯罪分子活動范圍、地域和必須遵守的有關規定,并向其所在單位或居住地的有關群眾宣布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管制期限,是否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等。執行地的縣級公安機關,應把被管制的犯罪分子列為重點人口依法進行管理,防止漏管失控。在監管工作中,要依靠群眾對罪犯逐個建立監督考察小組,依法對罪犯進行經常性的認罪伏法教育和監督考察。定期組織群眾對被管制的犯罪分子進行評議。對于出現遷居、死亡等變動情況,應書面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原審判機關。
應當減刑的,由公安機關向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提出減刑建議書,由受理減刑建議書的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理、裁定。如果在管制期間犯罪分子又犯新罪,或者發現其余罪,應由公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程序移送人民檢察院處理。根據刑法第39條的規定,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聚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3)按照執行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4)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5)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告執行機關批準。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管制屬于我國刑事處罰當中的主刑之一,是一種短期限制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罰,也就是說管制是由期限限制的。在管制期間,犯罪分子應當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定,根據公安機關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相關事項,如果再次違法的,則需要從重進行判罰。
管制可以適用緩刑嗎?
管制刑期是多久,法律規定管制有多長
管制的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法庭收費標準
2021-01-11離婚協議書如何簽訂
2021-01-04贍養費的給付標準是多少
2021-03-0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過程
2021-01-13申請強制執行,但是被告拒不執行判決該怎么辦
2021-03-26交通事故從起訴到發傳票是多少天?
2021-03-19非煤礦山職工死亡賠償標準
2021-01-22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重復保險理賠吃虧
2020-11-23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財產保險合同如何分類
2021-02-16保險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2-06車沒保險被追尾了怎么賠償
2020-12-31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賠償案例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