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產、銷售假藥立案標準是什么?
(一)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三)所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四)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五)其他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情形。
二、犯罪構成
1、犯罪的主體要件
犯罪主體為個人和單位,表現為假藥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兩類人。生產者即藥品的制造、加工、采集、收集者,銷售者即藥品的有償提供者。
2、犯罪的主觀方面
犯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一般是出于營利的目的。當然,生產者、銷售者是否出于營利目的并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行為人的主觀故意表現在生產領域內有意制造假藥,即認識到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而對此持希望或放任的態度;在銷售領域內必須具有明知是假藥而售賣的心理狀態,對不知道是假藥而銷售的不構成銷售假藥罪。
3、犯罪的客體要件
犯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國家對藥品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數人的身體健康權利。
國家制定了一系列關于對藥品管理的法律和法規,建立了一套保證藥品質量、增進藥品療效、保障用藥安全的完整管理制度。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構成對國家關于藥品管理制度的侵犯,并同時危害到公眾的身體健康。
4、犯罪的客觀方面
犯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的藥品管理法律、法規,生產、銷售假藥。違反藥品管理的法律、法規主要是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以及為貫徹該法而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辦法》、《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等法律、法規。上述法律和法規中就藥品成分、藥品標準、藥品生產工藝規程、藥品經營條件、藥品監督等藥品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內容作了明確規定。
生產假藥的行為表現為一切制造、加工、采集、收集假藥的活動,銷售假藥的行為是指一切有償提供假藥的行為。
我們會發現,法律上對生產銷售假藥的立案標準并不是假藥已經吃死人了的情況下,如果是這樣,那才真的說明藥監部門的監督是非常的不到位的。假藥在流入市場之前,這些情況原本就應該提前在為國家工作人員發現并加以制止,生產銷售假藥的這些廠家也是滅絕人性的。
銷售假藥罪與非法行醫罪哪個重?
生產銷售假藥要不要承擔什么責任?
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犯罪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行前保全需要提供擔保嗎
2021-01-16中央一號文件哪些內容與互聯網金融相關
2021-01-16哪些是夫妻共同財產,哪些夫妻各自財產
2020-12-27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老人已去世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9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收費停車場內車輛被盜,商場能否擔責
2020-12-26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哪些條件
2021-01-13繳存保證金是什么意思
2020-11-13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19林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