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限定刑事責任人員殺人怎么處理?
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不包括14周歲以下的,14以下是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我國《刑法》規定,對于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除了上述8種罪外,該年齡段人不負有刑事責任。同時《刑法》明確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屬于完全不負刑事責任階段)可以從輕減輕處罰。
3、 已滿75周歲者。該年齡段的人故意犯罪可以從輕減輕處罰,過失犯罪應當從輕減輕處罰。
4、 生理缺陷者(聾啞人、盲人)可以從輕減輕處罰或免除處罰。
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人犯罪開庭時,必須通知監護人出庭。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條 對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訊問和審判的時候,應當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無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場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親屬,所在學校、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或者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的代表到場,并將有關情況記錄在案。到場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
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認為辦案人員在訊問、審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可以提出意見。訊問筆錄、法庭筆錄應當交給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閱讀或者向他宣讀。
訊問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有女工作人員在場。
審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陳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進行補充陳述。
詢問未成年被害人、證人,適用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
針對限定刑事責任人員一般來說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其不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一般來說只有年滿75歲以上和有相關生理缺陷者或者是完全精神病人和未成年才能夠免除相關的刑事責任。否則無論其是否為限定刑事責任人員,都需要承擔相應的部分懲罰措施。
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責任怎么承擔
刑事責任能力年齡劃分是怎樣的?
認定刑事責任能力的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被侵權人
2020-12-29專業離婚律師的告誡
2020-12-18有限合伙企業入伙與退伙的特殊規定
2021-01-16合同簽了多久就生效
2021-02-02夫妻一方個人所借債務屬夫妻共同債務嗎,婚姻法最新解釋規定
2021-01-22農村房屋無證怎么贈與
2020-11-22妻子不履行救助義務致夫死亡構成何罪
2020-11-2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0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租的車出的單方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0-11-23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一十一條
2020-12-18對拆遷補償有異議應該怎么處理
2021-01-09營業房拆遷可以按照商鋪拆遷來補償嗎
2020-12-09小產權房的房屋拆遷補償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15單位職工住房拆遷補償給誰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