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審銷售假藥辯護詞應如何寫?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黑龍江某某律師事務所接受上訴人姜某的委托,指派我及李某某律師作為上訴人姜某的二審辯護人,接受委托后,我們經(jīng)查閱全案卷宗、多次會見上訴人,對一審判決認定上訴人姜某犯有生產(chǎn)假藥罪的罪名無異議,但認為一審法院適用法律錯誤、對姜某參與犯罪的事實認定不清,導致量刑過重,現(xiàn)提出如下辯護意見:
一、被告人姜某主觀惡性不深,參與犯罪的程度較輕,一審法院對上述諸多酌定從輕情節(jié)未予認定,量刑違背了罪責性相適應原則。
被告人姜某從未有過制售假藥的故意,是出于打工賺錢的目的,很懵懂的成了犯罪的幫兇,起初對李某某制售假藥并不知情,正如一審查明的那樣,其裝一整天藥盒僅活得200元的報酬,已略低于正常打工的報酬,姜某并不追求額外的非法利益,可見,其主觀上并無犯罪的故意,其始終對制售的是否為假藥,并不確定,可見其主管惡性不深,整個犯罪環(huán)節(jié)從策劃、購買原料、打碼、裝盒、銷售等至少五個環(huán)節(jié),姜某僅受雇完成一個無關(guān)緊要的環(huán)節(jié),參與犯罪的程度較輕,只起到次要的輔助的作用,情節(jié)是輕微的,一審也因此將其認定為從犯,同時,上訴人姜某系初犯、偶犯,因臨時受雇于假藥制售人才侮辱犯罪歧途,主觀惡性不深、犯罪情節(jié)輕微,有良好的認罪態(tài)度及悔罪表現(xiàn)。涉案假藥無有毒有害成分,且未流入市場,沒有危害到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應區(qū)別于其他流入市場,造成人身傷害的假藥,一審法院在量刑方面并未考慮上述從輕情節(jié),對被告人的量刑奇重。然而,在量刑上卻等同于共同犯罪,按從犯標準對姜某進行量刑,完全忽略了姜某的法定及酌定從輕情節(jié),這相當于對姜某加重了處罰,嚴重違背我國 《刑法》罪責性相適應的基本原則及《黑龍江量刑指導意見》的基本規(guī)定。
二、一審法院未認定假藥成分及對人體無危害性的客觀事實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guān)于辦理危害藥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稱“司法解釋”)第十四條規(guī)定:是否屬于《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百四十二條規(guī)定的“假藥”“劣藥”難以確定的,司法機關(guān)可根據(jù)地市級以上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出具的認定意見等相關(guān)材料進行認定。必要時,可以委托省級以上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設置或者確定的藥品檢驗機構(gòu)進行檢驗。本案委托哈爾濱市藥品監(jiān)管部門未對藥品含量及是否能對人體造成傷害進行鑒定,對人體造成傷害的假藥與不會造成傷害的假藥所產(chǎn)生的社會危害后果是不同的,一審的量刑沒有考慮無危害后果這一從輕情形。
三、哈爾濱市某某區(qū)價格認定中心價格《鑒定結(jié)論書》不能作為確定藥品價值法律依據(jù)
哈爾濱市某某區(qū)價格認定中心確定涉案藥品的價值,沒有法律依據(jù),首先,藥品無藥物含量,以包裝上的藥品名稱市場價格確定其價值不客觀,其次,有部分藥品未裝盒,不應認定成品價值。最后,藥品并未出售,不能確定真實價值;且《價格鑒定結(jié)論書》未送達上訴人,剝奪了上訴人提出異議的權(quán)利,所確認的犯罪數(shù)額過高,加重了對上訴人的處罰。
四、上訴人姜某不應承擔全部涉案金額
上訴人姜某僅參與了300多盒某某假藥的裝盒工作,并沒有將某某假藥裝盒,有李某某獨立完成某某假藥的裝盒,且上訴人只生產(chǎn)一天,被告人李某某在偵查機關(guān)的供述及一審庭審時的供述,均印證了上訴人姜某供述的真實性,上訴人姜某的犯罪數(shù)額應以其參與裝盒的300多盒某某的價值確定,然而,一審法院在無其他證據(jù)相互佐證的情況下,將全部藥品均認定為姜某與主犯共同生產(chǎn),全部價值均認定為姜某的犯罪數(shù)額,屬認定事實嚴重錯誤,背離了《刑法》罪責性相適應原則,請求二審法院查清事實,從新認定上訴人的犯罪數(shù)額。
五、本案應以“從舊兼從輕”原則適用法律
一審法院適用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guān)于辦理危害藥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生效時間為2014年12月1日,二被告實施犯罪行為在該司法解釋頒布之前,而之前一直適用的2009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guān)于辦理生產(chǎn)、銷售假藥、劣藥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解釋》應適用本案,依據(jù)該解釋的規(guī)定,不應以價格確定情節(jié)是否特別嚴重,而就姜某的犯罪程度而言,也并不屬于特別嚴重的情節(jié),根據(jù)《刑法》“從舊兼從輕”的適用原則,一審法院應適用2009年5月的司法解釋,做出更有利于上訴人姜某的判決。我們也找到了大量的相似案例,均未依照2004 年的司法解釋進行判決。稍后會同辯護意見一并遞交法庭。
六、一審未認定上訴人姜某的酌定從輕情節(jié)
刑罰的目的是教育挽救,罪責性相適應原則是我國刑罰的基本原則,罪不至重罰的不應重罰,“重刑主義”時代在我國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然而,一審法院在查清主犯與從犯在犯罪中所起到作用后,做出的量刑卻是主犯判處10年有期徒刑,從犯姜某判處七年有期徒刑,更離譜的是從犯的罰金50萬元,姜某每天獲得的報酬僅200元,其所裝藥盒的價值不足涉案總價值的一半,罰金50萬元有何事實依據(jù)和法理依據(jù),我們沒有在一審判決的論述中看到。請求法庭本著從舊兼從輕原則適用法律,并充分考慮本案沒有造成社會危害后果,被告人姜某為從犯、犯罪情節(jié)輕微、主觀惡性小等法定及酌定從輕情節(jié),撤銷一審理判決,本著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依法改判。給無意中觸犯法律的上訴人姜某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請求二審認定其酌定從輕情節(jié),減輕其刑期。
辯 護 人:
年 月 日
綜合上面所說的,銷售假藥在訴訟的過程中是可以為自己辯護的,但前提是自己認識到了錯誤,而且也有相關(guān)的證據(jù)證明自己是可以減輕刑法的,那么就可以為自已寫辯護詞,因此在寫的時候一定要按照流程來進行,這樣才能更好的達到自己的目的。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chǎn)品罪?
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什么
銷售假藥罪與非法行醫(yī)罪哪個重?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yè)改制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23分公司設立的手續(xù)是怎樣的
2021-01-11法律如何規(guī)定溢價收購
2020-12-11貨車是否年檢影響交通責任嗎
2021-03-05本案婚姻關(guān)系是否有效
2020-11-24未經(jīng)傳喚缺席判決的適用情形
2021-01-30回避是怎么回事
2020-12-02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股權(quán)質(zhì)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租賃合同中簽訂長期如何界定
2020-11-21太原市樓間距規(guī)定
2021-02-26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產(chǎn)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分析 家庭財產(chǎn)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保險欺詐及其防治
2021-03-04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