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暫予監外執行條件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五條規定,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
對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并開具證明文件。
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在交付執行后,暫予監外執行由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監外執行罪犯在監外執行期間涉嫌犯罪,公安機關依法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二、監外執行怎么辦?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及《監獄法》的有關規定,對于不同階段且具備監外執行條件的犯罪分子,其辦理程序有不同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種:
1、對于那些具備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判決時,可直接決定。同時,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當制作《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載明罪犯基本情況、判決確定的罪名和刑罰、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原因、依據等內容,并抄送人民檢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機關。
2、在判決、裁定執行過程中,對具備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由監獄提出書面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機關批準。
3、在看守所、拘役所服刑的罪犯需要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由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書面意見,報主管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審查決定。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應當將批準的決定抄送人民檢察院。
通常對罪犯暫予監外執行都是發生在服刑期間,但在案件審理,法院作出判決的時候,可能罪犯就已經具備暫予監外執行的條件,那么此時可以由人民法院直接決定對其適用暫予監外執行。而在制作了《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之后,還要求同時抄送給人民檢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機關才行。
監外執行期間犯新罪可以取保嗎?
判刑后可以監外執行嗎
無期徒刑可以監外執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的幾種解決途徑
2021-01-31父母對未成年子女除了有保護和教育的權利與義務之外,主要還有哪些責任
2020-12-07股權如何轉讓
2020-12-11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辭退老員工屬于非法辭退嗎
2021-03-22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企業違規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簡述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什么
2021-03-12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農村機動地最長承包期限是多久
2020-11-22荒山開發承包合同
2021-03-22土地承包法司法解釋全文
2021-01-31土地流轉的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2房屋距離修建的鐵路多少就會被征收
2021-02-27家庭農場的土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