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四級違法要負刑事責任嗎?
法律上所稱的精神病來源于醫學上的精神病,但兩者界定的側重點和意義不同,法律并不對精神病進行病理和種類上的劃分,而僅僅是著眼于精神病患者的行為能力(即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以及責任能力的確定,從而判定其行為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責任。
1、無論什么性質的精神病人犯罪,都必須經法定的鑒定程序鑒定,從而確定是否承擔刑事責任。
2、精神病人經鑒定,實施犯罪行為時沒有行為能力的,不承擔刑事責任。
3、精神病人經鑒定,實施犯罪行為時具有部分行為能力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精神病人經鑒定,實施犯罪行為時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精神病史不是法定的量刑情節。
我國刑法第18條專門規定了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責任問題:
(一)、完全無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刑法典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二)、完全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刑法典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三)、限制性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刑法典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民法通則》也對精神病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
精神病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也不能免除民事責任,由其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精神病患者個人有財產的,從其財產中支付賠償費。
在認定精神病人犯罪是否免責時,還要視乎精神病人是否在發病時期內實施犯罪行為,精神病人的精神狀況及其行為能力、責任能力也要請有資質的鑒定機構評定,并非精神病人犯罪就免責。對于精神病人犯罪,針對不同的情況,則有不同的判決。
一般來說,只要是精神病人在進行鑒定的時候有民事行為能力并且在實施犯罪的時候發現未曾發病,那么精神病人就需要承擔其相關的責任。但是如果精神病人是在發病內進行犯罪且沒有自己的意識狀態的話,那么就不需要承擔相關的刑事責任。
在我國精神病人殺人犯法嗎?
精神病人殺人后可以獲國家賠償嗎?
精神病人離婚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法第90條扣分嗎
2021-03-07訴前調解可不可以聘請律師
2020-11-19工傷申報超過30天怎么辦
2021-01-04何為商標被搶,商標被搶注了怎么辦
2021-01-31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復核申請書范本如何寫
2020-11-14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什么是企業勞動爭議調解
2021-01-10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保險公司提存的保險保障基金是多少
2021-03-22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如何進行保險理賠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情形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