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責任與刑法的關系是什么?
刑事責任與刑法的關系是刑事責任是根據刑法當中所產生的,程序法與實體法的關系。就是說,刑法是實體法,規定什么是犯罪,都有哪些行為是犯罪,要受到什么樣的刑罰。刑訴法是程序法,就是規定就刑法所涉及的犯罪如何進行偵查和訴訟的法律。 詳細的說就是,刑訴法規定了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如何進行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 通俗的說,就是《刑訴法》規定了什么樣的情況下立案偵查,抓到人后如何關押,需要什么條件,公安機關偵查結束后,檢查機關如何進行公訴,法院如何進行審判,一審和二審的程序等。就是公檢法三家的任務及如何進行銜接,及各個階段的時限。最后,法院根據罪行,比照《刑法》,量刑。
二、刑事訴訟法的任務和基本原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準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第四條 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
第五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對于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日常生活當中經常可以看到有一些人的行為,可能已經觸犯到行政法律,甚至是刑法規定著具體的話是需要看法條當中規定的立案標準和處罰的標準,但一般情況之下,刑事責任承擔必須是以該行為觸犯刑法為前提基礎的。
對于犯罪未遂是否追究刑事責任?
預備犯承擔哪些刑事責任
審查起訴階段嫌疑人重大疾病就不追究刑事責任了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合同到期如何清償
2021-02-17公職人員掩蓋違法執法如何處罰
2020-12-28合同甲方乙方如何確定
2020-12-30簡易程序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2怎么解除勞務合同
2021-03-03不得擔任商業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2021-01-09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失業保險待遇轉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6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雇主責任險案例
2021-01-12關于承包權能否繼承”的問題
2021-03-02自家承包地建大棚是否違法
2021-02-23農戶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20土地流轉的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