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滿14歲要承擔刑事責任
不負。不滿14周歲的人,一律不負刑事責任,即不滿14周歲的人所實施的任何行為,都不構成犯罪。刑法理論稱之為絕無刑事責任時期或完全無刑事責任時期。刑事責任年齡,是指刑法所規定的,行為人實施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為所必須達到的年齡。如果行為人沒有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其實施的行為就不可能成立犯罪,故刑事責任年齡實際上是犯罪年齡。
二、十四到十六歲的刑事責任
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此即相對負刑事責任時期。刑法作出這樣的限定,除了考慮犯罪的嚴重性之外,還考慮了犯罪的常發性。還有一些犯罪或許重于這里所列舉的犯罪,但由于處于這一年齡階段的人不可能實施或者很少實施,刑法未作規定。刑法第17條第2款規定的八種犯罪是指具體犯罪行為而不是具體罪名。
“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實施了殺人、傷害行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傷、死亡后果的,都應負刑事責任。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綁架人質后殺害被綁架人,拐賣婦女、兒童而故意造成被拐賣婦女、兒童重傷或死亡的行為,依據刑法是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例如,15周歲的甲綁架他人后故意殺害他人的,應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刑事責任,15周歲的乙在拐賣婦女的過程中強奸婦女的,應以強奸罪追究刑事責任。
但是,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偶而與婦女發生性行為,情節輕微,未造成嚴重后果的,不認為是犯罪。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盜竊、詐騙、搶奪他人財物,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當場使用暴力,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殺人的,應當分別以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使用輕微暴力或者威脅,強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隨身攜帶的生活、學習用品或者錢財數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輕微傷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學習、生活等結果的,不認為是犯罪。
在中國大家都知道,滿十八周歲才是成年人,成年人需要負責刑事責任是必須的。但是沒有超過十四歲了,是不管犯什么錯誤,國家都是不會按照刑事案件處罰的。只要是以教育為主,但是監護人會受到相應的處罰,畢竟是監護人監護不到位。
十四歲以下是否負刑事責任
未成年人過失殺人怎么定罪
未成年故意傷人怎么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主犯跑了案件怎么判
2020-11-10公司法人可以不占股嗎
2020-12-22動產質押與權利質押有何區別
2021-01-25口腔醫療事故患者如何要求索賠
2020-12-05環境侵權人要承擔哪些損失和費用
2020-11-19工資欠條算勞動爭議案件嗎
2020-11-13臨時工與合同工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4找律師寫合同多少錢
2021-01-24發虛假律師函圖片違法嗎
2021-03-18公司重組上市有代持股是否合法
2021-03-18緩刑期間能學駕駛嗎
2021-01-09不安抗辯權在什么時候使用
2021-02-20婚前借款買房離婚后如何分割
2021-02-15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民法總則對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24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未取得產權的集資房離婚怎么分
2020-11-20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