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案與刑事責任追究規定是什么?
立案與刑事責任追究規定是符合有犯罪事實并且有明確的被告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立案,但是刑事責任追究的話,必須要經過法院調查這個環節確定所有的證據都是真實的。
1、立案追訴
立案追訴就是公安機關(包括檢察機關的偵查部門)應依照法律規定立案偵查,檢察機關審查批捕、審查起訴的程序。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制定了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
2、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依據國家刑事法律規定,對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不同之處:一是追究的違法行為不同:追究行政責任的是一般違法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的是犯罪行為;二是追究責任的機關不同:追究行政責任由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決定,追究刑事責任只能由司法機關依照《刑法》的規定決定;三是承擔法律責任的后果不同:追究刑事責任是最嚴厲的制裁,可以判處死刑,比追究行政責任嚴厲得多。刑事責任包括兩類問題:一是犯罪;二是刑罰。
二、條件
1、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有犯罪事實
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于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
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的一些人,他們對于刑法當中所規定的具體的行為都不了解,其中的話就包括有立案的追訴程序,還有就是刑事責任的追究程序,兩者程序的話,它是一個前提與基礎的關系,后者如果要想進行責任追究,必須要有前者立案為基礎。
立案申請書格式范本
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妨礙公務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口頭承諾給對方錢有效嗎
2020-12-30在租賃合同存續期間承租人死亡怎么辦
2021-02-03發包方可以保存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嗎
2020-11-10超前點播是否違規呢
2020-12-31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船舶糾紛屬于什哪里管轄
2021-01-27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離婚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1-04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人身保險理賠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1-01-09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人身保險的索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