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暫予監外執行適用條件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五條規定,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
對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并開具證明文件。
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在交付執行后,暫予監外執行由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監外執行罪犯在監外執行期間涉嫌犯罪,公安機關依法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二、監外執行怎么辦?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及《監獄法》的有關規定,對于不同階段且具備監外執行條件的犯罪分子,其辦理程序有不同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種:
1、對于那些具備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判決時,可直接決定。同時,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當制作《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載明罪犯基本情況、判決確定的罪名和刑罰、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原因、依據等內容,并抄送人民檢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機關。
2、在判決、裁定執行過程中,對具備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由監獄提出書面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機關批準。
3、在看守所、拘役所服刑的罪犯需要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由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書面意見,報主管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審查決定。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應當將批準的決定抄送人民檢察院。
通常對罪犯暫予監外執行都是發生在服刑期間,但在案件審理,法院作出判決的時候,可能罪犯就已經具備暫予監外執行的條件,那么此時可以由人民法院直接決定對其適用暫予監外執行。而在制作了《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之后,還要求同時抄送給人民檢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機關才行。
終身監禁監外執行可以嗎
申請監外執行是在判決前還是判決后
監外執行活動范圍是哪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第一套房和第二套房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5公司上市流程是什么
2021-01-09強制拆遷新規定亮相:八道程序不能少
2020-11-16治安處罰的種類是什么
2021-01-20格式免責條款產生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31公司破產清算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2-25欠錢無力償還法院怎么判,會坐牢嗎
2021-02-05沒能力給贍養費能執行嗎
2021-03-10單位惡意不接受仲裁裁決書怎么辦
2020-11-27倒車輕微碰撞算是肇事嗎
2021-01-29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各主要城市對終止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有何規定
2021-01-26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二)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