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聾啞人犯法應該承擔刑事責任嗎?
應當承擔的,聾啞人犯罪也會被判刑的,只是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根據《刑法》第18條的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而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
二、聾啞人犯罪如何處罰?
由于刑法規定對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是可以而不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因此在審判中應當全面分析犯罪性質、情節和危害程度,重點分析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身份對實施犯罪行為的具體影響,并不必然從寬處罰。
對于犯罪行為與其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身份有直接聯系的,如過失犯罪、被告人因目盲喪失勞動能力從而實施的盜竊、詐騙、侵占等財產性犯罪、在生活中受到歧視等刺激時因沖動發生傷害的案件,考慮到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被告人特別的生理、心理狀況,可依法比照正常人犯罪酌予從寬處罰。
但是在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實施的與盲人身份無直接關系的犯罪中,特別是在共同犯罪或者有組織犯罪中,這類被告人甚至可能成為犯罪的策劃者和組織者。在此情況下,被告人雖具有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身份,但不能作為對其從寬處罰的理由。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這主要是考慮到盲、聾、啞人的認知和表達能力均低于常人,不指定辯護人則難以充分保護其合法權益。
同時考慮到實踐中被告人未委托辯護人情形的復雜性,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做出了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的靈活性規定。
如果是聾啞人本身存在犯罪故意的,那么就是必須進行處罰的,如果是聾啞人本身存在犯罪目的,但是只進行了犯罪預備或者是犯罪過程中由于自己主觀上的原因而沒有完成犯罪行為,或者是沒有造成預期的犯罪后果的,此時就只能認定為犯罪預備或者是犯罪中止。
聾啞人犯罪會被判刑嗎?如何處罰?
聾啞人犯罪如何擔責
聾啞人犯罪怎樣承擔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去世后房產繼承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24買賣合同10萬元貨款打官司律師費多少錢
2021-02-17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如何處罰
2020-11-122020年交通事故車速鑒定費用是多少
2021-01-06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婚姻自由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10車禍如果私了怎么賠償
2021-03-25政府單位非法招工如何處罰
2021-01-02起訴狀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請確認范文
2021-01-12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什么是保險經紀人
2021-03-14土地轉讓需要交什么稅
2021-02-28非法轉讓土地獲取拆遷補償款如何處理
2021-03-16征收范圍內的無證房,有拆遷補償款嗎
2021-01-29拆遷授權委托書如何書寫呢
2021-02-07購買動遷安置房屋存在哪些風險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