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適用監外執行條件都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五條規定,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
對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并開具證明文件。
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在交付執行后,暫予監外執行由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監外執行罪犯在監外執行期間涉嫌犯罪,公安機關依法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二、監外執行怎么辦?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及《監獄法》的有關規定,對于不同階段且具備監外執行條件的犯罪分子,其辦理程序有不同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種:
1、對于那些具備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判決時,可直接決定。同時,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當制作《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載明罪犯基本情況、判決確定的罪名和刑罰、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原因、依據等內容,并抄送人民檢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機關。
2、在判決、裁定執行過程中,對具備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由監獄提出書面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機關批準。
3、在看守所、拘役所服刑的罪犯需要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由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書面意見,報主管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審查決定。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應當將批準的決定抄送人民檢察院。
通常對罪犯暫予監外執行都是發生在服刑期間,但在案件審理,法院作出判決的時候,可能罪犯就已經具備暫予監外執行的條件,那么此時可以由人民法院直接決定對其適用暫予監外執行。而在制作了《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之后,還要求同時抄送給人民檢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機關才行。
監外執行緩刑哪個好一點?
監外執行再犯罪的話會被收監嗎?
無期徒刑可以監外執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調崗調薪規定是什么
2021-02-23質押權人是否可以使用質押物
2021-03-10婚禮上送花圈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2021-01-15當庭提出管轄異議有效嗎
2020-11-11一審可以是終審嗎
2020-12-04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申請執行人不配合股權變更能否提存
2020-12-05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離婚時,經濟適用房如何分割?
2021-02-09房屋交易中介騙招有幾多?
2021-01-29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如實告知規定對保險業提出新要求
2021-02-13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青海殘保金如何計算
2021-02-15土地出讓合同沒有時間合同有效嗎
2020-12-16拆遷補償決定有效期多長時間
2020-11-24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由誰制定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