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累犯能否監視居住?
累犯可以監視居住,根據《刑事訴訟法》第72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章的相關規定,監視居住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二、法律依據
新《刑訴法》第七十五條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六)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款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監視居住與是否構成累犯是沒有直接關系的,因為監視居住的適用期限一般是司法判決后的服刑期間,而累犯只是對司法判決的結果產生影響,在服刑期間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進行監視居住,監視居住地應當由司法機關根據司法審理的相關情況來進行認定。
指定監視居住怎樣折抵刑期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賠償的規定有哪些?
監視居住后還會判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有獎勵嗎
2020-12-24偷圖紙涉侵犯商業秘密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5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單位集資建房指標轉讓協議是什么
2021-02-19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商業養老保險真的能夠養老嗎
2021-03-13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車子保險沒額度了能再買一份保險
2021-01-03旅行社責任保險主要功能
2021-01-03土地承包經營權延期三十年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土地承包法實施細則內容是什么
2021-01-13承包的林地可以建房嗎
2020-11-27土地出讓金的的返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4棚戶區改造標準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