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在一定情況下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但這個經濟補償金是不是可以無限額的支付呢?還是說經濟補償金也有它的支付上限?關于經濟補償金有沒有上限的問題,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具體闡述。
經濟補償金有沒有上限
用人單位按照《勞動法》第24條或第26條第2款解除勞動合同,即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或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這兩種情況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有12個月的上限。
其它情況下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沒有限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計發經濟補償金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中第4條明確規定:因用人單位的合并、兼并、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變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由于成建制調動、組織調動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是否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在行業直屬企業間成建制調動或組織調動等,由行業主管部門作出規定,其他調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作出規定”。 對企業改制改組中已經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職工被改制改組后企業重新錄用的,在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時,職工在改制前單位的工作年限可以不計算為改制后單位的工作年限。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和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軍隊轉業干部安置暫行辦法》第37條以及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隨用人單位改革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意見》第5條規定,軍隊退伍、復員、轉業軍人的軍齡,計算為接收安置單位的連續工齡。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規定,經濟補償金按職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計發。 因此,企業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計發法定的經濟補償金時,退伍、轉業軍人的軍齡應當計算為“本單位工作年限”。
根據上文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對于用人單位支付的經濟補償金,根據具體支付的情況不同,勞動者獲得的經濟補償金數額也是不同的。有的只是上限為12個月本人工資,而有的則是按照勞動者在單位的工齡計算的。要是您與用人單位因此發生了糾紛,最好還是聘請一個專業的律師幫助自己,這樣才能充分維護自己的權益。
經濟補償金的個稅如何計算
經濟補償金計算標準是什么 ?
單位分立合并支付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嗎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酒駕車判刑多長時間?
2020-12-21勞動監察什么情況下會出調解書
2021-01-17公司分立無效的原因
2020-11-24行政處罰中警告的適用情形
2020-11-07借條和欠條的訴訟時效
2021-02-09訴訟財產保全申請書范本
2021-01-03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合同違約賠償標準最高是多少
2021-01-30婚前隱瞞債務是騙婚嗎
2021-02-12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一房多租詐騙15萬,一房多租構成犯罪嗎
2021-01-16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