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動爭議案件當中,你知道其訴訟時效是在什么情況下可以中斷嗎?對于這點,我國法律是有明確規定的,時效中斷后中斷事由消失的訴訟期間重新計算。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勞動爭議案件時效中斷的適用問題。
當事人能夠證明在申請仲裁期間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申請仲裁期間中斷:
(1)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
(2)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
(3)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
申請仲裁期間中斷的,從對方當事人明確拒絕履行義務,或者有關部門作出處理決定或明確表示不予處理時起,申請仲裁期間重新計算。
相關知識
仲裁時效是指權利人向仲裁機構請求保護其權利的法定期限,也即權利人在法定期限內沒有行使權力,即喪失提請仲裁以保護其權益的權利。 仲裁分為商事仲裁和勞動仲裁兩個大類。《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74條規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定的,適用該規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沒有規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仲裁時效分為普通仲裁時效和特殊仲裁時效。按照法律規定,普通仲裁時效期間,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但是,從權利被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則不予保護。
特殊仲裁時效是指普通仲裁時效以外的特定仲裁時效。例如:合同法第129條規定,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出口合同爭議申請仲裁的期限為4年,自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仲 裁時效期間應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同樣,《民法通則》有關訴訟時效中止及中斷的規定也應適用于商事仲裁時效和勞動仲裁時效。在仲 裁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權利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權利人提出要 求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的行為可構成仲裁時效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得以重新計算。
此外,對于勞動仲裁來說,如果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無
論是在勞動仲裁還是勞動訴訟當中,時效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東西。一般情況下,法律要求當事人必須在規定的時效內申請勞動仲裁或提起勞動訴訟,否則的話就喪
失了勝訴權,對當事人的利益肯定是不利的。與此同時,也規定了時效中止、中斷的情形,這是為了救濟因特殊原因導致的無法在規定時間內提起訴訟或仲裁。
勞動爭議仲裁申訴登記表如何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骨折傷殘鑒定等級有哪幾級呢
2021-01-31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辦法有哪些
2021-01-18涉外離婚一方不出面怎么辦
2021-01-03公司法律顧問審合同要承擔責任
2021-03-17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什么是贍養
2021-03-01民事案件能否跨地區移送管轄
2020-12-22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交通事故意外險的免責事項
2021-01-23“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大型商業風險業務嗎
2021-01-29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