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規(guī)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產生的很多勞動爭議,一般是要先經過勞動仲裁委員會的處理后,對結果不服的,才能提起勞動訴訟。那么當事人遇到勞動爭議,該向哪里的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委員會是如何確定的?請閱讀下文了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qū)域內發(fā)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本條是關于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規(guī)定。
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是指確定各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分工和權限,明確當事人應當到哪一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由哪一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的法律制度。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應當根據方便勞動爭議當事人仲裁,方便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審理案件的原則確定。所謂方便當事人,是指保護當事人的權利是本法的重要目標,當事人權利行使的便利性同樣是本法立法所要遵循的準則,因此,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確定應以為當事人申請仲裁和應訴提供極大的便利、減輕當事人的維權成本為原則。所謂方便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審理案件,一方面要求根據各地勞動爭議的實際情況及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總體布局合理地確定各個勞動爭議 仲裁委員會的管轄范圍,為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理案件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則要求管轄制度應有利于保證勞動爭議仲裁權的公正行使,在確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過程中,盡管直接解決的是勞動爭議仲裁權的歸屬問題,但更為重要的是要保證仲裁權公正有效運行。根據本法的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按照統(tǒng)籌規(guī)劃、合理布局和適應實際需要的原則設立。省、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在市、縣設立;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 在區(qū)、縣設立。直轄市、設區(qū)的市也可以設立一個或者若干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按行政區(qū)劃層層設立。
從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設立可以看出,勞動爭議的管轄區(qū)域與各級行政區(qū)劃不完全一致。有時,一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可能同時管轄好幾個市轄區(qū),有時一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可能只管轄一個縣或者市轄區(qū)內的勞動爭議案件。這就需要省級人民政府在依法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時候,必須同時劃定該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管轄區(qū)域。
在這一前提下,本條第一款明確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qū) 域內發(fā)生的勞動爭議。如何確定一個勞動爭議是否發(fā)生在本勞動仲裁委員會管轄區(qū)域范圍內?根據本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 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這就是說,只要發(fā)生爭議的當事人一方的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發(fā)生爭議的當事人之間的勞動合同的履行地是在一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 會的管轄范圍內,則該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為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發(fā)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必須到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去申請仲裁。這里的用 人單位所在地一般是指用人單位的注冊地,用人單位的注冊地與經常營業(yè)地不一致的,用人單位所在地指用人單位經常營業(yè)地。實踐中,大多數情況下,勞動合同的 履行地即為用人單位所在地,二者是重合的。選擇勞動合同履行或者用人單位所在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勞動爭議仲裁,既方便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參加仲裁活 動,又方便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仲裁案件的審理活動;且一旦仲裁裁決發(fā)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時,還便于人民法院進行強制執(zhí)行。因此, 本法選取了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作為確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聯結點,以此確定哪一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有權對勞動爭議案件進行管轄。
本法第二款還進一步規(guī)定,發(fā)生勞動爭議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這主要是為了解決當事人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管轄權發(fā)生爭議時,如何確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問題。根據本條的規(guī)定,發(fā)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則只能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勞動爭議仲裁實行的是特殊地域管轄,不實行級別管轄或者協(xié)定管轄。特殊地域管轄是指依照當事人之間的某一個特殊的聯結點確定的管轄。本法以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作為聯結點確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因此是特殊地域管轄。同時本法不允許雙方當事人協(xié)議選擇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管轄。這不同于一般的民商事仲裁,民商事仲裁是允許雙方當事人依法選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
1993年國務院制定的《企業(yè)勞動爭議處理條例》規(guī)定了縣、市、市轄區(qū)應當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沒有明確是否設立省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經過了十幾年,各地普遍形成省、市、縣三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格局,這必然帶來了上、下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之間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分工和權限問題,即級別管轄問題。各 劃分級別管轄的一般原則是,勞動爭議案件一般由基層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特殊和重大的勞動爭議案件的級別管轄由省人民政府規(guī)定。各地一般都規(guī)定,省 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設區(qū)的市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處理外商投資企業(yè)的勞動爭議和在本省有重大影響的勞動爭議。有的地方還將企業(yè)劃分為中央企業(yè)、省屬企業(yè)和市屬企業(yè)等,依此確定不同級別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管轄權。
本法在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設置上對以往的體制作了一些突破,主要表現在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按行政區(qū)劃層層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設在同一層面的不同地域,相互 間是獨立的,沒有隸屬關系,不存在上級仲裁委員會可以變更或者撤銷下級仲裁委員會作出的仲裁裁決的問題。因此,勞動爭議仲裁不實行級別管轄。在出現管轄權爭議時,法律又明確規(guī)定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這也基本避免了由上級主管部門指定管轄的情形。
另外,勞動爭議的管轄還存在移送管轄情形。移送管轄即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將已經受理的無管轄權的勞動爭議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發(fā)現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不屬于本仲裁委員會管轄時,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實踐中,勞動爭議仲裁的管轄與勞動訴訟案件的管轄是一樣嚴格的,要是向沒有管轄權的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的話,那么其是不會受理案件的。這也提醒了各位當事人,遇到勞動爭議需要申請勞動仲裁的話,一定要找準仲裁委。更多勞動爭議方面的知識,你可以到律霸網站進行詳細了解。
勞動仲裁訴訟時效是多久
申請勞動仲裁的費用是多少
勞動仲裁申訴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駕罰金不交會怎么樣
2021-02-112020年繼承不用公證了嗎
2021-01-26非金融機構企業(yè)間借貸的合法化操作方法有哪些
2021-03-25字體侵權按什么賠償
2020-12-10擔保協(xié)議不寫借款人可以嗎
2021-01-20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享受工亡賠償標準情形
2021-03-07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合同保全的概念與意義有哪些
2021-02-06精神病人能繼承遺產嗎
2020-11-26用人單位如何發(fā)錄用通知
2021-01-16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簽訂保險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2-03怎樣選擇保險代理人
2021-03-09“三來一補”項目保險
2020-11-12保險公司的業(yè)務
2021-01-14旅游保險常見問題
2020-12-27把集體荒地寫入家庭承包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1-19拆遷房的土地出讓金怎么算
2021-03-10賓館拆遷補償參照哪些法律規(guī)定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