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在單位工作都會簽訂勞動合同,簽訂合同就有解除合同的時候,解除勞動合同就是雙方當事人因為某種原因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這時單位是要對員工進行經濟補償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很多,也有不同的標準,一般都是按照工作時間的長短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解除勞動合同后經濟補償的標準
1、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6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癥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100%。
3、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
4、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5、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應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但是,在下列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提前解除合同的情況對員工是不公平的 所以一定要對員工進行賠償,不同情況的解除勞動合同有不同的補償標準,都是根據規定對員工進行經濟補償,雙方也可以進行協商,協商一致,和平解決該問題,也有的雙方協商不一致,可以依法進行裁決。
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幾種
2020年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全文有哪些內容
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關系能否主張人身損害賠償
2020-11-12依據專利法哪些不屬于專利權
2021-02-19承擔連帶責任是否要明確追償權
2021-01-21哪些情形禁止結婚,干涉結婚違法嗎
2020-11-19離婚能向滿十八歲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3-12離婚了房產證還押在銀行如何過戶
2021-03-10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輕傷取保候審的條件和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1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淺談對保險合同中重大事項的理解
2020-12-06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保險代位追償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