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與故意傷害是生活中經常發生的情形,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都是我國刑法中比較常見的罪名。日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故意傷害致死和故意殺人未致死的情況,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對案件性質的定性,即該行為是應該定性為故意傷害罪還是故意殺人罪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按照刑法的規定,故意傷害罪與故意殺人罪的定罪量刑的標準都不一樣。因此,弄清楚二者的界限有利于司法實踐中的司法公正。
故意傷害罪侵害的是他人的身體權,故意殺人罪一般較易區分,侵害的是他人生命權。
區別故意殺人罪同故意傷害罪的關鍵,就在于兩罪犯罪故意內容不同。故意殺人罪的故意內容是剝奪他人生命,希望或放任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而故意傷害罪的故意內容只是要損害他人身體,并不是剝奪他人的生命。即使傷害行為客觀上造成被害人的死亡,也往往是由于行為時出現未曾料到的原因而致打擊方向出現偏差,或因傷勢過重等情況而引起。行為人對這種死亡后果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完全是出于過失。因此,不能將故意傷害致死同故意殺人等同。同樣,也不能將殺人未遂同故意傷害混為一談。對于故意殺人未遂來說,沒有將人殺死,并非由于行為人主觀上不愿作為,而是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不能作為。被害人沒有死亡是出于意料之外,完全違背其主觀意愿的。而在故意傷害情況下,被害人沒有死亡,完全是在行為人的意料之中
判斷犯罪人主觀故意內容、不能單憑口供,或僅根據某事實就下結論,而應在調查研究基礎上,全面分析案情。根據發案原因、行為發展過程、犯罪工具、行兇手段、打擊部位、打擊強度、行兇情節、作案時間、地點、環境、犯罪人與被害人平時關系、致人死亡或未死亡的原因、犯罪分子一貫表現和犯罪后的態度等,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對于那些目無法紀、逞勝好強、動輒行兇、不計后果一類的侵害人身權利的行為,盡管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往往沒有利害關系,犯罪人主觀上也沒有明確的殺人動機和日的,但行為人在行兇時,對行為可能造成的后果抱漠不關心的態度。所以,應按行為客觀造成的實際損害的性質來確定危害行為的性質。致人死亡的,就構成間接故意殺人罪;損害他人身體的,就構成故意傷害罪
區分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既遂、故意傷害與故意殺人未遂的界限,關鍵是要查明行為人故意的內容。如果行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結果的發生,即使沒有造成死亡結果,應定故意殺人罪,如果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傷害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傷害結果的發生,即使由于傷勢過重,出乎其意外地導致死亡的應定故意傷害罪。故意內容問題屬于主觀思維意識范疇。主觀意識支配、制約客觀行為;客觀行為反映主觀意識、檢驗主觀意識。因此,要正確判定故意的具體內容,必須全面綜合、分析案件的各種事實情況。不能簡單地根據某一事實做結論。
注意事項
就一般情況講,兩罪并不難區分,但在碰遇故意殺人未遂造成傷害或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兩種情況時,二罪易混淆。要把握二罪的主要區別在于行為人是否以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為故意內容。如果行為人無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只有傷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即使客觀上行為導致了他人的死亡,也只能以故意傷害罪致死認定; 如果行為人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即使其行為沒有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也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司法實踐中,要認定行為人的故意內容是傷害還是殺人,應遵循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實,從行為人與被害人的關系,案件的起因、過程、結果、作案的手段、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強度、作案的時間、地點、環境條件、行為人作案前后的表現等方面入手,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律霸小編為您整理這篇文章,希望能更好的幫助您了解關于區分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界限的法律知識,歡迎瀏覽。
故意傷害罪量刑及賠償 ?
如何構成故意傷害罪?
犯故意殺人罪如何判刑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孟輝 國家三級(中級)律師 ·工作地域:安徽, 中國 上海,中國 ·聯系方式:19965226534/18856159515 ·郵箱:18856159515@163.com 執業領域 王孟輝律師的執業領域為民商事訴訟、仲裁和家族財富管理以及合同糾紛處理,尤其在婚姻家事糾紛、家族財富傳承、合同糾紛、鐵路有關糾紛、房地產與建設工程等業務領域,具有非常豐富的實務經驗,熟知法院民商事案件的裁判規則與實務操作流程,能夠通過靈活運用爭議解決手段,為當事人提供切實可行的綜合解決方案,并最終實現當事人的目的。 王孟輝律師兼具傳統民事與現代商事法律思維和實務經驗,擅長處理重大疑難復雜民商事案件,對案件具有敏銳的專業洞察力與深入獨到的理解認識。王孟輝律師辦理過高凈值人士婚姻繼承糾紛、大型國企與民企糾紛、鐵路糾紛、建設工程類糾紛、金融票據糾紛、金融借款糾紛、互聯網侵權糾紛等諸多疑難復雜案件,處理的重大案件所涉標的額累計數百億元。其服務的客戶包括央企、地方國企、民營企業、金融機構及高凈值人士,不僅為客戶提供專項爭議解決法律服務,而且提供常年法律顧問服務。 王孟輝律
夫妻離婚簽訂的財產協議有效嗎
2021-01-27出租房屋需不需要登記備案
2020-12-01醫療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23誰是行政訴訟案的共同訴訟人
2021-03-22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09農村民房房照丟失了怎么辦
2020-12-17特殊合同的訂立方式
2020-12-03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交通責任認定書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16【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我國繼承人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3-03購買回購房時的證件在哪里辦理,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25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