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能被認定為工傷嗎?
答:應認定為工傷。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有關保障問題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1號),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和救治工作中,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或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的,應認定為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北京市、上海市、廣東省、福建省等地區也發布了有關通知,規定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認定為工傷,且不少地區要求相關部門盡量壓縮認定時間,及時落實工傷保險待遇。
針對“相關工作人員”如何理解,有些地區在制定地方政策時,強調為“醫護、防疫等有關工作人員”(例如廣東省、成都市)。我們也傾向于可以參考《關于加強傳染病防治人員安全防護的意見》(國辦發〔2015〕1號)第七條,其中明確對在重大傳染病疫情中參與傳染病防治工作致病、致殘、死亡的人員,參照機關事業單位工傷撫恤或工傷保險等有關規定給予撫恤、保障。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指主要從事為疫情防治工作的人員。
問題二:志愿者在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志愿活動中發生事故或受到傷害,能被認定為工傷嗎?
答:存在被認定為工傷的可能,有待于相關部門出臺政策進一步明確。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二)項,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視同工傷。志愿者在防治疫情的志愿活動中發生事故或受到傷害,有可能屬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從而被視同工傷。此種情況是否能被視同工傷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有待于相關部門后期出臺政策明確。
問題三:單位指派員工到武漢市或其他疫區出差工作,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能被認定為工傷嗎?
答:被認定為工傷的可能性較大。廣東省、河南省、四川省、云南省、吉林省等地區有明確的規定,將此種情況視同工傷。此外,其他地區也有類似案例,認定因特定的工作環境而感染傳染病,屬于因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應認定為工傷。
我們將具有代表性的明確視同工傷的地區的規定簡要列舉如下(未全部列舉):
《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第十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四)由用人單位指派前往依法宣布為疫區的地方工作而感染疫病的。
《河南省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三條規定,職工受用人單位指派前往疫區工作而感染該疫病的,視同工傷。
《四川省工傷保險條例》第十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四)由用人單位指派前往國家宣布的疫區工作而感染疫病的。
《云南省實施辦法》第十五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依據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按照工傷處理:(二)受用人單位指派前往疫區工作而感染該疫病的。
《吉林省實施辦法》第十三條規定,除《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情形外,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應當認定為工傷: (三)受用人單位指派前往疫區工作或公出,并經縣級以上醫療機構診斷感染疫病的。
此外,沒有明確規定的地區,我們通過案例檢索注意到,法院在司法實踐中可能會靈活處理、解釋應視同工傷的情形,例如,員工被單位派到國外出差感染瘧疾等傳染病,法院認為其感染疾病系因特定的工作環境造成,與出國工作有必然聯系,因特定的工作環境而感染傳染病,導致身體器官功能受損,屬于因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應認定為工傷。
問題四:普通勞動者在上下班途中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能被認定為工傷嗎?
答:不能被認定為工傷。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被認定為工傷。而上下班途中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于患病,不屬于交通事故傷害,故一般很難被認定為工傷。
問題五:普通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內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能被認定為工傷嗎?
答:通常很難被認定為工傷,但是有例外情況,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了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情形,其中,第(一)項為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第(四)項為患職業病的。
首先,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很難確定是由于工作原因導致患病,工作內容本身一般并不會導致感染。其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于患病,不是上述規定中提及的事故傷害。再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尚未被列入《職業病分類和目錄》中,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構成職業病。因此,普通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內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很難被認定為工傷。
但是,《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項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因此,若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內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特別嚴重突然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有可能被視同工傷。
問題六:員工在家辦公期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能被認定為工傷嗎?
答:很難被認定為工傷。
與問題五類似,員工在家辦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很難確定是由于工作原因導致患病,工作內容本身一般并不會導致感染。同時,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于患病,不是《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中規定的事故傷害。再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尚未被列入《職業病分類和目錄》中,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構成職業病。因此,我們傾向于根據目前的規定,員工在家辦公期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很難被認定為工傷。
此外,相比于在辦公室辦公,在家辦公因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可能還存在更多樣的與工作無關的感染致病因素,例如家庭或社區衛生消毒不到位,家屬間密切接觸,外出采買購物等,故員工在家辦公期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被認定為工傷的可能性會更低一些。
問題七:申請認定工傷由哪方申請,向何機構申請,是否有時限要求?
答:工傷申請單位、認定單位及申請時限簡要介紹如下:
(1) 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2) 用人單位未在30日之內申請的,工傷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前述部門申請。
(3) 此外,在疫情特殊時期,各地方都紛紛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及規定,個別地方放寬了工傷認定的申請時限,例如成都市。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個別地區針對疫情特殊情況,放寬了工傷認定的申請時限。例如,根據成都市《關于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有關工傷保險具體問題的通知》,對于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處理和救治等特殊原因,用人單位不能在《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的30日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其工傷認定申請時限應予以適當延長。
問題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若被認定為工傷,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答:工傷待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用人單位需要根據員工具體傷情及醫療診斷證明為其確定停工留薪期,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用人單位按月支付。
(2) 工傷保險基金承擔的費用一般包括:醫療費、生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外省市就醫食宿費、康復治療費、輔助器具費等。
(3) 若員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可以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可以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問題九: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沒有被認定為工傷,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答: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員工,企業應當支付員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此外,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員工在患病隔離治療期間,還可以依法享受有關醫療期的其他待遇,例如醫療期內用人單位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解除勞動合同等。
《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人社廳明電[2020]5號)第一條規定,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應當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并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在此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采取的緊急措施結束。
問題十:用人單位沒有為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勞動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被認定為工傷,如何承擔責任?
答: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按照法定標準支付,財政補助單位因此發生的費用,由同級財政予以補助。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并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滯納金后,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支付新發生的費用。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有關保障問題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1號),已參加工傷保險的被認定為工傷的工作人員發生的相關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和單位按工傷保險有關規定支付;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按照法定標準支付,財政補助單位因此發生的費用,由同級財政予以補助。
《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規定,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并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滯納金后,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支付新發生的費用。
在疫情防控這一特殊時期,各級政府將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文件,我們建議企業持續關注新規,并相應調整勞動用工安排。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人身侵權糾紛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29民間借貸可以申請仲裁嗎
2021-02-15軍人離婚與普通人離婚有何異同
2021-03-09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搭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賠償
2021-03-24可以注銷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交通事故同等責任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