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協商: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2、調解:發生勞動爭議的,可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申請調解的可以口頭形式,也可書面形式,達成調解協議后,雙方必須履行。
3、仲裁: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縣(區)市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者必須注意及時申請,否則申請事項將被駁回。
4、訴訟: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仲裁是訴訟的必經程序,不經仲裁不能直接提起訴訟。另需注意,訴訟的應當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提起,否則人民法院將不予受理,仲裁《裁決書》即發生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驅逐出境是屬于行政責任的方式嗎
2021-03-11監察委員會辦了錯案怎么申訴
2021-02-16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呢?
2020-12-19父親交不起贍養費孫子能交嗎
2021-02-18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保險合同寫法定受益人可以嗎
2021-03-24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