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多人咨詢,在小區內因倒車把人撞死了,如何認定罪名和量刑?筆者多次接到這樣的咨詢電話,現就該類案件的認定作出如下梳理,以供參考:
定義: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為人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或者已經預見到而輕信能夠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
兩罪的主體均是一般主體,主觀方面都是過失。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體是交通運輸安全,過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交通肇事罪在交通運輸活動中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過失致人死亡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
案情如下:甲在社區倒車時未發現車后有乙,倒車后把乙撞死,此種情形應認定為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還是過失致人死亡?
事實上,該兩罪具有明顯的區分界限,交通肇事罪致人死亡的與過失致人死亡的一般情形都是很容易區分的,本案中筆者認為對甲的行為應當認定為交通肇事罪。首先,需要認定的是居民小區是否屬于公共道路交通?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于公眾通行的場所”,居民小區屬于半封閉式場所,小區內的道路允許社會機動車輛通行就同時具有了通常“道路”的概念和性質,因此,在小區內發生了車輛撞人事故,首先符合了交通肇事罪的客觀方面。而過失致人死亡沒有地點、范圍的限制。
其次,如何確認兩罪所侵犯的客體?
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體是交通運輸安全,過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交通運輸,是指與一定的交通工具與交通設備相聯系的鐵路、公路、水上及空中交通運輸,這類交通運輸的特點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緊相連,一旦發生事故,就會危害到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安全。兩罪在發生致人死亡的后果時,侵犯的客體是重合的,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體范圍不限于人身傷害包括財產等。具體到案例中,甲行為導致的后果時乙死亡,出現被侵犯客體的重合,不宜作出區分。
最后,從兩個構成要件的不同之處不能明確區分該兩罪的情況下,如何認定涉嫌構成的罪名?
該兩罪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在主觀方面也均變現為過失,過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兩種情形,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導致后果,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已經預見而輕信可以避免后果發生,交通肇事罪的主觀方面與疏忽大意的過失是相同的,就案例中所述的情形來說,甲沒有意識到乙從后面出現,倒車導致將乙撞死的結果。屬于典型的疏忽大意的過失行為。如果甲看見乙正在車后,而輕信能夠避開乙,最后導致將乙撞死,就應認定為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
綜合犯罪構成的要件來看,一行為一結果符合數個犯罪構成的,如何定罪?根據刑法的基本原則,一行為一結果符合數個犯罪構成的,有具體罪名的,以具體罪名確定適用的刑罰,沒有具體罪名的,適用類罪。因此,案例中甲的行為應認定為交通肇事致人死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覃濤律師,寧波高勝訴率、暢銷律師。浙江大學民商法學碩士研究生,全國律協會員,曾經任職法院,浙江中遠空運法律顧問。多年法律工作經驗,處理過眾多法律糾紛,為當事人挽回大量利益.覃律師法學素養深厚,精涉于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有著豐富的司法實踐經驗,在刑事辯護、民間借貸、經濟糾紛、婚姻繼承糾紛等方面尤其擅長,深得當事人好評。辦案過程中,覃律師堅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原則,堅持依法辦事,公正維權的執業理念,不放過任何一個案件細節.不遺漏任何一條法律規定.不放棄任何一項當事人的合法利益.深得當事人的認可和支持。覃律師提供各類法律咨詢,法律顧問服務。
事故起訴狀應包括哪些內容,怎么寫
2021-03-16不服專利復審決定的具體救濟怎么做
2021-01-10軟件產品登記測試報告取消了嗎
2021-01-16協議與實際不符可否作廢
2021-01-07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兒媳女婿有贍養義務嗎
2020-12-11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如何快速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23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遞延年金 DeferredAnnuity
2021-03-25保額與保費是同一個概念嗎?
2020-12-22拆遷補償規則是否完全“政策”說了算
2020-12-10房拆遷安置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