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怎樣認定
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在簽訂、履行經濟合同的過程中嚴重不負責任,未向主管單位或有關單位了解,盲目同無資金或無貨源的另一方進行購銷活動;有的不了解對方情況,擅自將本單位資金借出受騙,有的違反外貿法規規定,未經咨詢,不調查客戶信譽情況,盲目與外商成交或擅自作經濟擔保,結果被詐騙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鑒于這種行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為嚴肅法紀,保護國有資產的安全,保障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條規定了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根據這一規定,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具有三方面的特征:
1.構成本罪人員是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2.上述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被詐騙。這里的“嚴重不負責任”在實踐中表現為各種各樣的行為:有的粗枝大葉,盲目輕信,不認真審查對方當事人的合同主體資格、資信情況;有的不認真審查對方的履約能力和貨源情況;有的銷售商品時對并非滯銷甚至是緊俏的商品,讓價出售或賒銷,以權謀私,導致被騙;有的無視規章制度和工作紀律,擅自越權簽訂或者履行經濟合同;有的急于推銷產品,上當受騙;有的不辨真假,盲目吸收投資,同假外商簽訂引資合作協議等。
3.構成本罪還必須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包括造成大量資金、財物被詐騙;因為被騙,對方根本不會付款或無法供貨;工廠瀕臨破產倒閉等。具體標準應當通過司法解釋來規定。
二、處罰
第一百六十七條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立案標準
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被詐騙,造成國家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占注冊資本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應予追訴。
金融機構、從事對外貿易經營活動的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國家外匯被騙購或者逃匯,數額在一百萬美元以上的,應予追訴。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與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的界限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與工作失誤的界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占地苗圃賠償標準
2020-12-19土地抵押貸款去哪申請
2020-12-10父母讓孩子干活算使用童工嗎
2021-01-05訴訟公告費由誰承擔
2021-02-08離婚調解用出示證據嗎
2020-11-14退休工資的老人是否能要贍養費
2020-11-30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兩高聯合出臺危險駕駛罪司法解釋
2021-02-08離婚需要冷靜嗎,2020離婚冷靜期開始實施了嗎
2021-03-05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口頭協議沒證據怎么辦
2021-02-21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標的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