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是相當惡劣的,按照法律規定會受到相應的懲罰。那么在現實生活中故意殺人有故意殺人未遂與故意致人死亡等情況,在我國的相關刑法中,對不同情況的處罰是不一樣的。到底什么是故意殺人,下面律霸小編就對什么是故意殺人,其構成要件有哪些做出如下總結。
一、什么是故意殺人?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少數性質最惡劣的犯罪行為之一。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故意殺人罪。由于生命權利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實際被殺,不管殺人行為處于故意犯罪的預備、未遂、中止等哪個階段,都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
二、判斷方法
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即為故意。故意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直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以及明知必然發生危害結果而放任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又可分為兩種情況,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間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所謂放任,是指行為人對于危害結果的發生,雖然沒有希望、積極地追求,但也沒有阻止、反對,而是放任自流,聽之任之,任憑、同意它的發生。
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區別
(1)認識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兩種情況,間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種情形;
(2)對危害結果發生的意志因素明顯不同。間接故意是放任結果發生,即聽之任之、滿不在乎,容認、同意危害結果的發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結果發生或明知道必然發生的情況下放任結果發生。
(3)特定危害結果發生與否,對兩種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為定罪的意義也不同;
(4)直接故意的主觀惡性大于間接故意。 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和錯綜復雜的。常見的如報復、圖財、奸情、拒捕、義憤、氣憤、失戀、流氓動機等。動機可以反映殺人者主觀惡性的不同程度,對正確量刑有重要意義。
通過上文的介紹,小編相信大家對什么是故意殺人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我們要如何做出正確判斷呢,怎樣才算殺人未遂,怎樣才是故意致人死亡,這關系者受害人的利益,也關系著加害者的判刑。如果現在您或您的家人正受故意殺人相關問題的困擾,小編建議您找專業律師進行相關咨詢,律霸可以為您提供相關服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故意殺人怎么判刑2017
故意殺人罪判幾年 ?
故意殺人罪立案標準以及如何處罰?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肇事逃逸屬于什么案件
2020-12-14事實婚姻關系的處理方式
2020-12-31涉外結婚怎么辦理結婚證
2021-03-10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法院如何強制執行
2020-12-28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車禍導致他人父母死亡應該賠多少錢
2021-02-26物業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06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公司倒閉如何不賠償員工
2021-03-03試用期離職拒不簽字怎么辦
2021-01-12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分紅險幫您巧理財
2021-02-19土地承包經營權戶主有什么權利
2020-12-30土地管理法
2020-12-25舊城改造項目中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