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是指行為人違反相關的法律規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害的行為。那么你知否知道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罪呢?加上了逃逸,會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請閱讀下文來了解。
一、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罪?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律法規發生交通事故后,對于受害人或受損財物未做必要的搶救或處理或未按規定向公安機關報警,擅自逃離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行政、刑事責任無法確定和追究的行為。如果行為人對肇事情況不明知,而駕車繼續行駛,這種情況下,行為人所謂的“逃逸”在行為人的主、客觀上無非是正常行駛行為的繼續化,是交通肇事罪中的重要情形。
二、交通肇事逃逸罪的量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的規定(法釋〔2000〕33號 最高人民法院2000.11.15發布)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至(5)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謂“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解釋》第4條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解釋》,“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本書認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度應限于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為保持犯罪構成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度也應是過失。故《解釋》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中的一種比較惡劣的行為,很容易造成受傷者的人身傷殘甚至死亡。因此,我國對交通肇事逃逸的處罰是比較嚴厲的,起刑點是3年有期徒刑。同時,各位還需要注意,行為人對交通肇事是過失,但對逃逸則是故意。
?交通肇事逃逸罪怎么理解
?
?哪些情況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
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工合同糾紛找什么部門投訴
2021-01-05債的保全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2-19公司外派不接受算主動辭職嗎
2021-01-10商業秘密沒有具體約定該歸誰所有
2021-01-16單獨針對違約金能否設計抵押擔保
2021-02-14電子商務過程中爭議如何解決
2021-02-13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回避的適用情形
2020-12-04執行排除妨害糾紛有哪些難點
2021-01-13勞動合同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6法律是如何規定虐待的
2020-11-21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勞動糾紛多長時間內能去仲裁
2020-11-24人壽保險合同的條款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2-04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