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訴訟當中,我們經常會聽說故意殺人與防衛過當。那么在行為人防衛過當的情況下是否能夠構成故意殺人呢?相信很多人都這個問題都不是很了解。為此,律霸小編特意搜集了有關資料,整合之后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分析。
一、故意殺人的分析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少數性質最惡劣的犯罪行為之一。
主觀要件
故意殺人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和錯綜復雜的。常見的如報復、圖財、拒捕、義憤、氣憤、失戀、流氓動機等。動機可以反映殺人者主觀惡性的不同程度,對正確量刑有重要意義。
二、防衛過當的分析
防衛過當,是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所謂防衛過當是指正當防衛行為超越了法律規定的防衛尺度,因而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情況。在鼓勵公民更好的利用防衛權,保護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方面,有其積極的意義。
主觀要件
防衛過當的主觀方面是防衛人對過當結果持放任或者疏忽大意、過于自信的態度。防衛過當是一種應負刑事責任的行為,因此,同其他犯罪一樣,要求防衛人在主觀上具有罪過。關于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刑法理論界說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1)疏忽大意過失說,該觀點認為,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只能是疏忽大意的過失。
(2)全面過失說,該觀點認為,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可以是疏忽大意的過失,也可以是過于自信的過失,但不能是故意。
(3)過失與間接故意說,該觀點認為,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過于自信的過失和間接故意,只有直接故意不能成為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
(4)過失與故意說,該觀點認為,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可以是任何種類的過失與故意。
(5)故意說,該觀點認為,防衛過當都是故意犯罪,因為防衛過當是故意造成的損害。
三、故意殺人防衛過當可以轉化嗎
通過對故意殺人與防衛過當主觀條件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故意殺人是行為人主觀上存在的一種故意心態,而防衛過當的行為即使是造成了人員的死亡,行為人主觀上也是過失,包括過于自信的過失與疏忽大意的過失。由此可見,故意殺人與防衛過當之間是沒有什么聯系的。
首先,我們可以從故意殺人與防衛過當的主觀條件入手進行分析。一般來講防衛過當的人主觀是過失導致對方受傷或者死亡的,而故意殺人的行為人則是主觀上存在想要致對方于死地的心態。因此防衛過當與故意殺人之間是不可能存在轉化的。律霸為帶來本篇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故意傷害罪輕傷鑒定標準
故意傷害罪的共犯認定
故意傷害罪的追訴期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人如何確認監護人
2021-03-20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出軌證據有哪些
2021-01-13先予執行的申請流程是什么
2020-11-22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單方終止合作合同怎么賠償呢
2021-01-13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實習證明范文模板
2021-01-15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起訴
2021-03-15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之間有哪些不同
2021-03-09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過期了怎么辦呢
2020-12-30保險受益權的變更
2020-11-29突破“慘淡”局面:家庭財產險要隨著變化變
2021-02-02耕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