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法律規定工人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規定的內容,且如果有加班環節必須給工人計算加班費用,這也是為了保證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加班費都是按照用人單位制定的規則來計算的,那么計時計件工資加班的計算方式是怎樣的呢?我們通過下文來了解一下。
計件工資是按照勞動者生產合格產品的數量和預先規定的計件單價計量和支付勞動報酬的一種工資形式。按照工人所完成的產品數量或作業量支付的工資,是資本主義工資的基本形式之一。計件工資是由計時工資轉化而來的,是變相的計時工資。例如:在實行計時工資時,工人的日工資額為3元,每日的產量為10件;而在實行計件工資時,計件單價是按照日工資額除以日產量來確定的,即3元÷10=0.3元。
工資形式的差別,并不改變工資的本質。計件工資和計時工資的本質是相同的,它們都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
法律對加班工資的規定
《勞動法》第36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1995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將勞動者工作時間修正為“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根據以上規定,我國現行的標準工時制度為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 40小時。按標準工作制度計發工資待遇的,是計時工資制度。實行計時工資制度的用人單位,在標準工時以外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當支付加班工資。
《勞動法》第37條規定:“對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36條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準。”因此企業實行計件工資制度的,勞動者勞動定額和工資報酬應當根據標準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即計件工資是以標準工時制度為計算基礎。根據1994年勞動部印發《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13條第3款規定,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 150%支付其工資。
一般是根據勞動者的日工資額來處以每日的工件產量來計算單件加班的工資計算,而且勞動法中也規定了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用人單位的工時制度也須合理確定勞動的成果。
實行計件工資制有加班費嗎
新勞動法下加班費的計算標準
法律對加班費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訴訟程序有哪些
2021-02-16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如何處理?
2020-11-18如何判定是否侵犯商標權
2021-03-07起訴共同保證人的訴狀
2021-03-12酒后襲警罪會加重量刑嗎
2021-02-09監護職責可否委托他人行使
2020-12-22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淺談美容手術醫療糾紛及其防范
2020-12-11劃撥土地沒房產證怎么過戶
2021-02-26房屋產權的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2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獲賠17萬 隨州國壽新簡身險理賠第一單
2021-02-02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車輛索賠須注意免賠率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