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對信用卡惡意透支量刑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一百九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信用卡惡意透支量刑的相關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的《關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信用卡“惡意透支”構成犯罪的條件作了明確的規定,以及“惡意透支”認定處罰的相關問題,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作了界定,以區別于善意透支的行為。
根據《解釋》,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惡意透支”。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孫謙介紹,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的規定,“惡意透支”屬于信用卡詐騙的犯罪行為。這次“兩高”司法解釋對“惡意透支”構成犯罪的條件作了明確的規定:
1、對“惡意透支”增加了兩個限制條件:一是發卡銀行的兩次催收;二是超過三個月沒有歸還。這里面就排除了因為沒有收到銀行的催款通知或者其他的催款文書,而沒有按時歸還的行為,持卡人沒有接到有關通知或者文書,過了一定的期限沒有歸還的,不屬于“惡意透支”。
2、惡意透支信用卡詐騙犯罪是故意犯罪,因此在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這是該行為非常重要的構成要件。“非法占有”是區分“惡意透支”和“善意透支”的一個主要界限,只有具備“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進行透支的才屬于“惡意透支”,才構成犯罪。
這次司法解釋中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結合近年來的司法實踐列舉了六種情形,比如明知無法償還而大量透支的不歸還;肆意揮霍透支款不歸還;透支以后隱匿、改變通訊方式,逃避金融機構的追款等。這些情形都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表現。
3、明確了“惡意透支”的數額,“惡意透支”的數額是指拒不歸還和尚未歸還的款項,不包括滯納金、復利等發卡銀行收取的費用。
4、根據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在法院未判決或者公安機關未立案之前,償還了這些透支款息的,從輕處理或者不追究刑事責任,這樣既依法追究那些“惡意透支”的詐騙行為,同時又發揮法律的警示和教育作用,盡可能地縮小刑事打擊面。
我國的法律規定對惡意透支的構成還是相當嚴厲的,首先就要符合銀行催收的次數,然后還要有三個月的時間限制的,被透支人只有滿足這兩個條件的話才會構成惡意透支的行為,如果滿足了惡意透支的話就要按照詐騙罪來量刑了。
信用卡惡意透支判斷標準是怎樣的
信用卡詐騙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信用卡擔保人的責任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發商抵押回遷房構成詐騙嗎
2020-11-26商標無效宣告程序有哪些
2021-02-14擔保抵押同意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7特價商品不退不換合法嗎
2021-01-21離婚協議中有遺囑有效嗎
2021-02-07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公司注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
2020-12-28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什么是無過失責任險
2021-02-14影響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3-24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契約解除權 PolicyRescissionRight
2020-11-14土地出讓能設置條件嗎
2020-12-12土地出讓方式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6舊房拆遷與危房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1-282020年最新公租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1-03-01無戶口宅基地怎么拆遷補償
2020-11-12宅基地拆遷補償新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8房屋拆遷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拿到補償嗎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