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資金為目的,用一些特殊的手段或平臺騙取他人錢財的行為,在法律上,集資詐騙罪一旦成立,是要付法律責任的,嚴重的還將會收到拘禁等懲罰。如果您存在以上行為,就請您及時自首并歸還資產,但如果您沒有非法集資卻被人誣陷時應該怎么辦呢?今天,律霸就來告訴您被誣陷集資詐騙該怎么做。
一、集資詐騙
根據現有的刑法及最高法院的解釋,集資詐騙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的行為,達到騙取集資款的目的。其"詐騙方法"是:指行為人采取虛構集資用途,以虛假的證明文件和高回報率為誘餌,騙取集資款的手段。
二、集資詐騙的表現
(1)攜帶集資款逃跑;
(2)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3)使用集資款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4)具有其他欺詐行為,拒不返還集資款,或者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三、關于集資詐騙數額的規定
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
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25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 集資詐騙罪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刑法》第一百九十九條 犯本節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之罪,數額特別巨大并且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數額較大:一萬元以上
數額巨大:二十萬元以上;
數額特別巨大:一百萬元以上
單位犯罪:
數額較大:十萬元以上;
數額巨大:五十萬元以上;
數額特別巨大:二百五十萬元以上;
其它嚴重情節:造成惡劣影響的;引起被害人自殺、集體上訪的;給被害人造成十萬元以上損失的等。
依據2011年1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個人或單位集資詐騙數額的新規定,現階段應按照以下標準對集資詐騙數額進行認定[1]:
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較大”;
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巨大”;
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
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較大”;
數額在1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巨大”;
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
集資詐騙的數額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計算,案發前已歸還的數額應予扣除。行為人為實施集資詐騙活動而支付的廣告費、中介費、手續費、回扣,或者用于行賄、贈與等費用,不予扣除。行為人為實施集資詐騙活動而支付的利息,除本金未歸還可予折抵本金以外,應當計入詐騙數額。
四、被誣陷集資詐騙怎么辦
首先要收集保存好能證明你沒有集資詐騙的有關證據,其次要了解有關法律規定看你是否符合集資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情況嚴重的,給當事人造成精神或者經濟上的損失時,您可以向法院提起上訴,控告對方誣陷罪。
集資詐騙在我國法律中屬于比較嚴重的犯罪行為,它是以非法占有資金為目的,通過詐騙的方式從公眾手中集合資金歸己所有的違法行為,一旦被發現,將會根據集資金額收到法律嚴厲的制裁。如果您被誣陷集資詐騙,請您一定及時向法院提起申訴,并收集好您未犯罪的相關證據,必要時,可以控告對方誣陷罪,維護您自己的合法權益,還您清白。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勞動仲裁年休假可以追溯幾年
2021-01-28上班途中發生工傷有第三方責任怎么賠償
2021-03-03交通事故私了保險公司怎么陪
2021-03-22勞務用工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6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開車撞了人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03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法律性質是什么
2021-01-26車禍保險公司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0-12-11土地承包法實施細則內容是什么
2021-01-13國有土地出讓金可以分期支付嗎
2020-11-21如何認定土地轉讓合同效力問題
2020-12-30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一)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