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國家的有關規定之中并沒有對于養老保險的補交存在硬性的要求,所以如果是在繳納養老保險的過程中,出現中斷的情況是可以不用進行補交的。如果是在當事人已經達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而且符合相關規定的情況就可以進行一次性的養老保險補繳,不是這樣的情況就沒有辦法進行一次性的養老保險補繳。
對于養老保險繳納中斷的原因,如果是由用人單位沒有及時的繳納相關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情況,相關的當事人就可以向勞動的保障行政部門提出書面的申請,要求相關用人單位補繳養老保險費用,在提出申請的時候還要提交的就是需要補繳養老保險費用的期間是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可以是工資以及相關收入的憑證,在經過相關的部門確定后就可以補繳基本的養老保險費用。
如果是因為員工達到一定的退休年齡,但是沒有養老保險的情況,就可依據上面的情況一次性的補繳十五年的基本養老保險,在補繳之后就可以享受每月的領取養老保險金的待遇。
繳納養老保險的作用和性質:
第一個就是養老保險所具有的保障性
這也是社會保險的基本作用,也就是保障的勞動者在失去勞動能力之后的基本生活,進而能夠維護社會的穩定秩序。
第二就是繳納養老保險是具有法定性的行為
相關的法律規定指出應該進行養老保險的繳納,是一種強制實施行為,要求保險的享受者和其所在的單位都要參加并且依法繳納費用,不是一種自愿行為。
第三就是基本養老保險具有的互濟性
也就指的基本養老保險是按照社會共同承擔風險的原則在進行組織和開展的。相關保險的費用是由國家還有企業以及個人三個方面為主體共同承擔的,并且建立起社會保險基金來運行。
第四就是養老保險的福利性
也就是說養老保險并不是一種盈利性的行為,而建立的目的就是為使用最少的花費,來解決社會上最大的保障問題,它所具有的就是一種社會福利的性質。
第五就是養老保險的普遍性
既然其具有社會的性質,那么參加的主體也應該是廣泛的,并且占據社會大多數的群體,而具體的實行就是存在于一般在職的職工以及其所供給養老的直系親屬當中。
在養老保險的繳費上面,可以不補繳,也可以補繳,因為養老保險中間是可以出現斷繳的情況的,但是最終需要繳納滿十五年就可以了。對于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雖然是限定在十年或是十五年以上的情況,并且在相關的繳納人退休之后就可以享受養老金的待遇,但是如果繳費的年限越長的話,當然今后能夠領取的養老金也會越多,反之就是越少。
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
一般就是企業的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那么其相關的費用就應該由用人的單位與員工一同進行繳納,至于繳納的費用的比列分配,一般是員工繳納百分之八,企業繳納百分之二十。如果是沒有繳納滿十五年的,在相關繳納人退休后就不會有基礎的養老保障金,將會依據個人賬戶中的儲存額度一次性結清,并且終止相關的保障關系。
退休工資如何計算,退休領取社會保險養老金要哪些條件
農村養老保險怎么交
養老保險改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肖志銀律師,畢業于省部共建大學法學院大法學專業,曾系“春暉行動”貴州民族大學分校副會長,南明區民商事案件調解中心兼職調解員,現為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及貴州省律師協會會員。 辦案經驗豐富且擔任多家政府、公司專業法律顧問,如:黔南州惠水縣羨塘鎮人民鎮府、清鎮市住建局、清鎮市公共住宅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貴州世紀中意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貴州弘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貴州鑫華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 執業以來辦理案件近300余起,均取得良好效果,其中重大法律服務案例有:碧桂園貴州地區商業套案、貴州德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套案、貴州弘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套案、潘華與貴州大地永樂置業有限公司合同糾紛案、曾圣蓉與貴州廣播電視臺返還原物糾紛、貴州結廬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租賃合同糾紛案、清鎮市公共住宅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生命權糾紛等。
沒合同租房拖欠房租如何處理
2020-12-14公司在合同期內要辭退員工應該有補助嗎
2021-03-22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2020遺贈撫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04扶貧房若不贍養老人能收回來嗎
2021-01-26離職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0-12-05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2-24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房產中介費有哪些收費項目
2021-03-18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約定競業限制費按年度支付有效嗎
2020-12-27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什么是保險理賠原則
2020-11-30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
2020-11-15土地承包經營權流中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嗎
2021-01-15國家土地轉讓
2021-01-19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是否無效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