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資在當前社會非常常見,企業的成立和運營過程中大多數都會采用集資的方式來獲取資金,但是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集資進行詐騙活動,在獲得錢款之后捐款逃跑,獲取非法利益,這對社會發展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那如果遇到集資詐騙報案不受理的情況,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
集資詐騙罪公安機關不受理怎么辦
發生了刑事犯罪案件后,如果公安機關不作為的,被害人可以向檢察院提出控告,由人民檢察院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 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
集資詐騙罪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集資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
這主要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個人集資詐騙數額累計達到10萬元以上的。所謂“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指犯罪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將非法募集的資金據為己有的目的。所謂“詐騙方法”,是指行為人采取虛構集資用途,以虛假的證明文件和高回報率為誘餌,騙取集資款等手段。
2、單位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其行為屬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
(1)攜帶集資款逃跑的;
(2)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3)使用集資款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4)具有其他欺詐行為,拒不返還集資款,或者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對于實施上述非法集資的行為之一,數額達到10萬元以上的,公安機關就應當立案偵查。
集資詐騙的行為對社會群眾的利益影響是非常大的,但與此同時,我們在社會生活中如果需要參加集資活動的話,還應該多留一個心眼,在之前就應該對集資人有一定的了解,如果發現有非法集資的情況一定要及時進行報警處理,如果我們遇到集資詐騙報案不受理的情況涉嫌相關部門不作為的話,可以選擇采用司法的方式維護自身的權益。
網絡詐騙罪判幾年,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集資詐騙法院階段辯護詞
詐騙罪的形式處罰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理解和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30確定債權是否可以質押
2021-02-19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公司名稱變更原名稱立即失效嗎
2021-03-04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勞務外包的賬務處理如何進行
2020-11-29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商業車險保單系數是什么
2020-11-26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出車禍后保險公司不愿理賠怎么辦
2021-03-09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存錢卻“買”了保險 保費能要回來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