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賄罪是很常見的,有的是對個人行賄,有的是對單位行賄,但是無論是哪種行賄,都是違反法律的,都會受到法律處罰。法律上也出臺了反行賄受賄的法律,并且根據實際要求出臺了對單位行賄罪最新司法解釋,進一步解釋和闡述行賄罪,讓大家更加清楚的了解行賄罪。具體的內容可以到本文了解。
一、對單位行賄罪最新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突標準的規定(試行))(1999.9.9 高檢發釋字[1999] 2號)
貪污賄賂犯罪案件 (八)單位行賄案(第393條)
單位行賄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單位行賄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
2、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20 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2)向3人以上行賄的;
(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本規定關于個人行賄的規定立案,追究其刑事責任。
二、對單位行賄罪怎么認定
1、注意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
特別是要把對單位行賄和正常的饋贈行為區分開來。對單位行賄的目的是為了謀取不正當的非法利益,是 對單位行賄罪
一種錢權交易;而向親戚、朋友、同學的單位饋贈的行為,是為了加深感情和友誼,表禮致意。對單位行賄一般是以隱蔽的方式進行,往往是“以禮代賄”,賄賂物的數額比較大;而對單位饋贈的財物一般都比較小,兩者的性質根本不同。
2、本罪與單位行賄罪的界限。
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
(1)犯罪主體不同。前者個人和單位均可成為犯罪主體,后者只有單位才具有主體資格。
(2)犯罪對象不同。前者的行賄對象是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后者的犯罪對象主要是國家工作人員,也包括向非國有單位行賄。
在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時,要注意將本罪與為謀取正當利益而送錢送物和因被勒索而給予財物兩種情況區分開來。如果行為人為了謀取正當合法的利益,如本來應當給辦理的營業執照、戶口轉移等手續由于長期得不到解決,或者為了盡早得到解決而采取送錢送物的手段;或者被勒索而被迫給予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以財物的,則不構成對單位行賄罪。如果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即使被勒索的情況下行為人向有關單位給付財物的,仍應以對單位行賄罪論處。其次,要把本罪與一般行賄行為區別開來。只有行賄達到一定數額的才以本罪論處(該數額即上文中的立案標準)。否則,只能按一般行賄行為處理。
對單位行賄涉及到的可能不止一個人,可能是一群人,通過對更多人的行賄,獲得不正當的利益,當然如果大家遇到類似的情況,可以舉報。法律方面對于行賄罪的處罰力度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大家要警告自己不要行賄,也不要受賄。
個人行賄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關于行賄罪的最新司法解釋規定
2020行賄罪最新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蘇滕律師,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山東省優秀律師事務所----山東民橋律師事務所民商合同部專職律師,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國家三級婚姻家庭咨詢師。執業以來一直專注于民商事法律業務的研究和實踐,并積累了豐富的實戰操作經驗;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善于運用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辦案技巧解決客戶面臨的各種棘手問題,以細致、全面、專業的辦案風格獲得當事人的一致好評及推薦;已成功辦理多起合同糾紛案件、債務追討案件、執行案件、建筑工程糾紛和勞資糾紛案件,擔任常年法律顧問。積極參與法律援助,為經濟困難群眾免費提供法律服務。擅長領域:交通事故、婚姻家庭、人身侵權、合同糾紛、刑事辯護、法律顧問等相關業務。蘇律師一直堅持“忠于委托,勤勉盡責”的做人做事原則,以實際行動詮釋律師的信仰和追求。
違章建筑拆遷補償到底該不該
2021-01-07村委會有權利簽訂征地協議嗎
2020-12-12我國現行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制度是怎樣的
2020-12-29房東不同意的轉租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30單方事故能否構成工傷
2020-11-29涉外撫養收費多少錢
2021-01-14如何行使抵押權
2020-11-29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14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行政處罰時違反一個法律多條如何處罰
2021-02-02擔保法對連帶共同保證人追償權的限制
2021-03-18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