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負有納稅義務而故意抗拒繳納稅款,并且通過使用暴力、威脅方法而公開拒不繳納稅款、非法獲利,這在刑法意義上已經構成抗稅罪。在對抗稅罪進行認定的時候,也會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那到底認定抗稅罪注意哪些問題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如何認定抗稅罪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國家的稅收管理制度,又侵犯執行征稅職務活動的稅務人員的人身權利。
其犯罪對象,包括依法應繳納的稅款及依法征稅的稅務人員。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稅收法規,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
(1)抗稅罪表現為違反稅收法規的行為。稅收法規主要指《稅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如果行為沒有違反稅收法規則不能構成抗稅罪。如沒有納稅義務的個人用暴力阻礙稅務人員征稅,雖然客觀上使他人得以拒不繳納稅款,但其行為違反的不是稅收法規,不能以抗稅罪論處。
(2)抗稅罪表現為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這是抗稅罪與偷稅罪的根本區別。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依法負有納稅義務和扣繳稅款義務的人,既包括個人、也包括單位。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出于直接故意,表現為明知負有納稅義務而故意抗拒繳納稅款,并且通過使用暴力、威脅方法而公開拒不繳納稅款、非法獲利的目的。如果行為人不具有這種主觀故意和非法獲利的目的,則不構成抗稅罪。
二、認定抗稅罪注意哪些問題
1、本罪與妨害公務罪的界限:
妨害公務罪與抗稅罪在客觀方面都表現為以暴力、威脅方法的手段,主觀上都出于故意,其不同之處在于:
(1)主體要件不同。妨害公務罪的主體要件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構成;抗稅罪的主體要件是特殊主體、只有負有納稅義務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個人或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才可以構成。
(2)主觀目的不同。妨害公務罪目的在于使國家工作人員不能依法執行職務,抗稅罪目的在于逃避繳納稅款而非法獲利。
(3)犯罪對象的范圍不同。抗稅罪侵害的對象是執行稅收征管任務的稅務人員;而妨害公務罪侵害的對象則是執行職務的國家工作人員,后者范圍較廣,前者屬于后者的一種。
(4)侵犯的客體不同。妨害公務罪侵犯的是國家機關的公務活動;抗稅罪侵犯的是國家的稅收管理制度。
在實踐中,納稅人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稅務人員依法征稅的,都應以抗稅罪論處。只有不負有納稅義務的個人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稅務人員征稅,且事先與納稅人無通謀的,才構成妨害公務罪。
2、區分抗稅罪與一般拒不繳納稅款行為:
兩者區分的關鍵在于是否采取了暴力、威脅的方法。抗稅罪是采取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而一般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并沒有采取暴力、威脅的方法進行,多表現為無視稅收法規,消極地拒不繳納稅款;以各種借口,采取軟磨硬泡的方式,抵制稅務機關的納稅通知,拒不納稅;拒不依法辦理納稅申報或提供納稅資料;或者因發生納稅爭議而拒不納稅。對于一般的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應由稅務機關依照稅收法規處理,構成其他罪的按照其他罪論處,但不能以抗稅罪論處。《稅收征收管理法》第45條規定,抗稅情節輕微,未構成犯罪的,由稅務機關追繳應繳的稅款,并處以拒繳稅款五倍以下的罰款。因此,兩者的界限在于情節是否輕微。犯罪情節可考慮兩方面內容,一是暴力程度、后果以及威脅的內容;二是拒繳稅款數額大小及抗稅次數的多少。如只有一般推搡等行為、未造成比較嚴重后果的:或只有一般威脅言詞的;或者數額小且是偶爾為之的,可認為屬于情節輕微而不構成犯罪。
從相關法律的規定中可以知道觸犯抗稅罪,對情節輕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拒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金;對情節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拒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所以如果涉及抗稅罪,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通知專業的刑辯律師,從而避免自己的合法權益受損,維護自身的最大利益。
如果發生了單位犯罪,對于法定代表人在哪些罪名中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一般刑事犯罪記錄是什么,能夠撤銷嗎?
職務犯罪的種類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減租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07勞動糾紛需多長時間處理完
2021-01-17著作權侵權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1-02-27事故自行協商賠償協議
2020-12-16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計時工資有績效獎金嗎
2020-11-24怎么申請交通案件支付令
2020-11-23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申請書
2021-03-14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無證房產怎么確權
2021-02-11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商業險一般幾年可以終止合同
2021-02-01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超市雇員受傷責任承擔,由誰負責
2021-03-10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1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