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他人使用假幣而使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需要得到司法機關的救濟的情形是較為常見的,當自己的財產權益受到侵害之后,是會想得到救濟的,此時,會向司法機關提出訴訟請求。司法機關在受理此類案件之后,需要先確定出售假幣罪與使用假幣罪的區別,然后再結合實際的案情,進行量刑。
一、假幣的范疇
我國《刑法》第170條、第173條設置了偽造貨幣罪和變造貨幣罪兩個不同的罪名,而《刑法》第171條、第172條設置了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金融工作人員購買假幣、以假幣換取貨幣罪和持有、使用假幣罪。根據《刑法》第171條及第172條條文的內容,罪名中的“假幣”系指偽造的貨幣。但是,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9月《關于審理偽造貨幣等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對相關罪名的罪狀進行描述時,卻未使用“偽造的貨幣”的說法,而是使用了“假幣”的稱謂,這不禁使人猜測最高人民法院是否在刑法適用過程中對法條內容作了擴充解釋。其后,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1月印發的《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中又指出:“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數額較大,根據現有證據不能認定行為人是為了進行其他假幣犯罪的,以持有假幣罪定罪處罰。”該內容又明確了持有假幣罪中的假幣即指偽造的貨幣,此亦可視為對上述司法解釋的補充說明。而且,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2001年4月《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中的表述,體現了與《刑法》條文內容的一致,即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金融工作人員購買假幣、以假幣換取貨幣罪與持有、使用假幣罪中“假幣”僅指偽造的貨幣。
與此同時,我國頒布實施的其他法律中還存在涉及假幣犯罪的附屬刑法規范。1995年3月頒布實施的《中國人民銀行法》第42條規定:“ 購買偽造、變造的人民幣或者明知是偽造、變造的人民幣而持有、使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輕微的,由公安機關處十五日以下拘留、五千元以下罰款。”基于上述規定,該法對于購買變造的人民幣或者明知是變造的人民幣而持有、使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是持肯定態度的。由于該法是在現行《刑法》施行之前實施的法律,對于上述附屬刑法規范是否在《刑法》施行之后仍具有法律效力是存在爭議的。之后,2003年12月經修正的《中國人民銀行法》第43條,除將 購買偽造、變造的人民幣或者明知是偽造、變造的人民幣而持有、使用,不構成犯罪的行政處罰作了些微改變外,仍堅持上述觀點。 而且,2003年7月實施的《中國人民銀行假幣收繳、鑒定管理辦法》又對假幣具體含義作了進一步的明確解釋,該《辦法》第三條規定:“本辦法所稱貨幣是指人民幣和外幣。本辦法所稱假幣是指偽造、變造的貨幣。偽造的貨幣是指依照真幣的圖案、形狀、色彩等,采用各種手段制作的假幣。變造的貨幣是指在真幣的基礎上,利用挖補、揭層、涂改、拼湊、移位、重印等多種方法制作,改變真幣原形態的假幣。”
從上述法律條文及司法解釋等看來,對持有、使用假幣等罪名中的“假幣”是否包含變造的貨幣存在不同的理解。有學者認為,附屬刑法規范仍然有效力。如對于持有、使用變造的貨幣構成犯罪的,應認定為持有、使用假幣罪,其法定刑應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或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解釋予以確定。[2]也有學者認為,根據罪刑法定原則,除了刑法條文明確規定的“偽造的貨幣”外,變造的貨幣等都不能成為相關罪的犯罪對象。因為《刑法》不承認持有、使用變造貨幣的行為是犯罪,那么《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法》的規定就應作相應的修改。
二、出售與使用假幣罪的區別
第一,不能從交易的結果來區分出售假幣罪與使用假幣罪,通常情況下,行為人出售假幣是為了從對方那里獲得假幣,但在對方沒有貨幣或貨幣不足時,往往也會允許對方將具有一定價值的實物折價進行交易,這和用假幣直接購物使用假幣行為的表現形式極為相似。出售和使用均是一種特殊的商品交易,兩者的對象都是假幣,而人民幣既可以作為一種商品出售,又可以冒充貨幣進行支付使用。因而,從表象上看,出售假幣和使用假幣都可以表現為以假幣換取實物的的行為。
第二,出售假幣罪與使用假幣罪的主要區別在于,出售假幣是以假幣進行的買賣交易,買賣雙方都知道標的物的性質,而使用假幣是一種使用方單方面隱瞞事實,騙取對方利益的欺詐行為,使用方以假充真,對方毫不知情。在司法實踐中,出售假幣常常表現為以低于假幣面額的價格進行交易,而使用假幣常常表現為按照假幣的面額進行交易。
兩者存在著一定規定必然性。從法律規定上來看,使用假幣是一方不知情,而另一方通過隱瞞事實的方法獲取經濟利益,而出售假幣是雙方式假幣為標的進行交易的行為。
在ATM機上取到假幣怎么辦?
開發商私自抵押已經出售的房屋是否構成惡意違約?
小區的停車位能夠對外出售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的方式有哪些,刑事賠償的義務機關是什么
2021-02-21駕校學車撞車要賠錢嗎
2020-12-16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撫養費不給會判刑嗎
2021-02-09子女撫養費一方拒絕支付怎么辦
2020-11-09放棄繼承權將不會產生代位繼承
2021-01-01因為家庭冷暴力離婚法院會支持嗎
2021-02-08未成年給主播刷禮物、打賞有效嗎
2020-11-30老人死后農村股份誰繼承
2021-01-14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及承運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2-10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保險合同的效力如何
2020-12-15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6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制定原則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