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證據可以說是幫助法律查清案件真相,做出裁決的依據。民事訴訟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并確保提供的證據真實客觀。如果涉嫌造假,導致證據失真,影響法院辦案的話,情節嚴重的,會構成偽證罪。那么哪些行為構成民事案件偽證罪?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哪些行為構成民事案件偽證罪?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的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2、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3、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4、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5、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6、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偽證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偽證罪,是指在偵查、審判過程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意圖陷害他人或為他人隱匿罪證,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的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或者是國家工作人員為嚴重經濟犯罪分子銷毀、隱匿罪證,制造偽證的行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偽證行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處罰或者輕罪重判的;
2、偽證行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處罰或者重罪輕判的;
3、偽證行為造成冤、假、錯案的;
4、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為走私、套匯、投機倒把、貪污、賄賂、重大盜竊、販毒、盜運珍貴文物出口等經濟犯罪分子銷毀、隱匿罪證或者制造偽證的;
5、由于偽證行為,致使他人自殺或精神失常的;
6、偽證行為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由此可見,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訴訟參與人如果偽造、毀滅證據,導致發生冤假錯案的,會構成民事案件偽證罪。公安機關會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在法院判刑的時候,要結合犯罪情節而定,具體分兩個檔次,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交通事故案件訴訟需要哪些證據材料?
錄音證據的效力如何
偷錄的錄音、錄像成為判決的證據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并購和收購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1-03-24股東分紅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31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材料
2021-02-01存款證明辦理需要哪些材料,可以異地辦理嗎
2021-01-07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投保人因不明白保險合同簽錯了怎么辦
2020-11-26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多少
2021-03-19車被冰雹砸傷可以理賠嗎
2021-01-08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保險合同的復效的意思是什么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