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在辦案的時候,公民應該配合,有義務提供相關犯罪線索。可是在實際生活中,有些家屬百般阻撓公安人員辦案,這種行為嚴重的話會觸犯法律,構成妨害公務罪。公安機關有權對其刑事拘留。那么妨害公務罪刑事拘留最長多少天?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編的說法。
一、妨害公務罪刑事拘留最長多少天?
妨害公務罪是指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依法執行職務,或者在自然災害中和突發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或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雖未使用暴力,但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本罪主觀上限于故意,即行為人必須明知上述人員正在依法執行公務而加以阻礙,才能構成本罪。犯本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刑事拘留最長時間是三十七天,但經批捕后逮捕,則可繼續羈押,一般偵查期限是兩個月,但經批準后可延長。偵查終結后移送審查起訴時間可達一個半月,期間還可退查兩次,每次補充偵查時間是一個月,審判階段一般是一個半月的時間,能否判決緩刑,要看案件的具體情況。 被刑事拘留后最好的辦法不是等待,而應該是積極聘請律師為他提供法律幫助,會見涉案人,了解案情,如無罪則可代為申訴,申請取保候審等。
二、妨害公務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和紅十字會的公務活動。侵犯的對象只能是正在依法執行職務、履行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紅十字會工作人員。
2、客觀方面表現為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或者履行職責的行為,或者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但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
3、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
4、本罪的主觀方面一般為直接故意。
綜上所述,妨害公務罪侵犯的對象是國家工作人員正常的執法活動,在做出批捕之前,公安機關會對當事人進行拘留。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妨害公務罪刑事拘留的期限最長是37天。如果到期沒有確診證據的,公安機關要釋放當事人,經查犯罪事實清楚的,公安機關可以向檢察院申請逮捕手續。
刑事拘留超過37天怎么辦
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能保釋嗎
刑事拘留后被批捕大概多長時間會到法院進行宣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證據會給報案人查閱嗎
2021-02-24婚姻中索要彩禮能否構成經濟犯罪
2021-02-03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5多人出資成立的公司性質是什么
2020-12-15交通事故雙方負同等責任如何處理
2020-11-22公司雇傭童工怎么處罰,雇傭童工罰款怎么罰
2021-01-13釣魚執法是否具有合法性
2020-11-122020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3輪流撫養孩子后一方不履行怎么辦
2020-12-19被家暴后自殺定罪嗎
2021-01-11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02不服仲裁裁決當事人是否可以到法院申請撤銷
2020-12-05企業承包與租賃合同區別具體在哪些地方
2021-01-01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贈與合同怎么行使撤銷權
2021-01-12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是如何運用的
2020-11-21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