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法律的不斷完善,除了對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有相應的處罰,也漸漸延伸到非國家工作人員。但是很多企業對于這一概念比較模糊,把握不住行賄罪的界限。那么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最新司法解釋有哪些?下面進行詳細的說明
一、刑法條文
1、第一百六十四條【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對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行賄罪】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為謀取不正當商業利益,給予外國公職人員或者國際公共組織官員以財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案(刑法第164條)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以財物,個人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單位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
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量刑標準
1、自然人犯本罪,給予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給予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對于罰金的數額,法律未作明確規定,我們認為應主要根據行賄的數額和情節來確定。對于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自由刑處罰,主要根據職責權限的大小和在行賄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來確定。
3、免除或減輕刑事責任的特別規定
本條第3款對本罪的減輕處罰或免除處罰的情節作了特別規定。減輕或免除處罰的情節是指行賄人在行賄行為未被追訴前,主動交待其行賄行為的,也即在行賄行為未被追訴前有行賄自首行為的,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這里,不管犯罪輕重,只要有自首行為的,均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這對分化瓦解賄賂犯罪分子具有重大意義。
總的來說,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是指為不正當利益的獲取,所帶給公司、企業的員工以錢財額度較大的行為。如有疑問歡迎咨詢律霸網站,會有專業律師為你解答。
檢察院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情形有哪些?
常見的經濟犯罪報案需要提供哪些證據材料?
對共同犯罪人如何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開庭審理訴訟費可以退嗎
2020-12-25與精神病人結婚,其婚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6律師非訴訟業務有哪些
2020-11-27判決書下來后還錢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6醉駕行政處罰單多長時間下達
2020-12-07車禍受傷后的索賠流程
2020-11-20虛假離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8單身不想結婚,可以收養小孩嗎
2021-03-22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無駕照發生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1-25保險公司墊付方式是什么
2021-03-23車禍輕傷保險怎么賠償,賠多少錢
2020-12-14買保險法律怎么保護
2020-12-19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車輛停運損失
2020-12-02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經紀業務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4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