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法律的不斷完善,除了對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有相應的處罰,也漸漸延伸到非國家工作人員。但是很多企業對于這一概念比較模糊,把握不住行賄罪的界限。那么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最新司法解釋有哪些?下面進行詳細的說明
一、刑法條文
1、第一百六十四條【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對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行賄罪】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為謀取不正當商業利益,給予外國公職人員或者國際公共組織官員以財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案(刑法第164條)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以財物,個人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單位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
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量刑標準
1、自然人犯本罪,給予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給予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對于罰金的數額,法律未作明確規定,我們認為應主要根據行賄的數額和情節來確定。對于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自由刑處罰,主要根據職責權限的大小和在行賄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來確定。
3、免除或減輕刑事責任的特別規定
本條第3款對本罪的減輕處罰或免除處罰的情節作了特別規定。減輕或免除處罰的情節是指行賄人在行賄行為未被追訴前,主動交待其行賄行為的,也即在行賄行為未被追訴前有行賄自首行為的,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這里,不管犯罪輕重,只要有自首行為的,均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這對分化瓦解賄賂犯罪分子具有重大意義。
總的來說,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是指為不正當利益的獲取,所帶給公司、企業的員工以錢財額度較大的行為。如有疑問歡迎咨詢律霸網站,會有專業律師為你解答。
檢察院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情形有哪些?
常見的經濟犯罪報案需要提供哪些證據材料?
對共同犯罪人如何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醫療事故賠償幾萬
2021-01-25公司還沒注冊先注冊域名可以嗎
2020-12-14信用社連帶責任多久過期
2021-02-19消防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是什么
2021-02-10不得減刑的幾種情形
2021-02-26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本人贈與父母房產需配偶簽字嗎
2021-03-03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事故后保險公司已理賠結案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擔責
2021-02-17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