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罪是古今中外較為常見的嚴重刑事犯罪之一。由于放火罪的社會危害較大,威脅著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世界各國的刑法都對放火罪的罪名作了具體的規定,我國刑法也重點打擊這種犯罪行為。那通常在哪些情形下會構成放火罪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哪些情形下會構成放火罪
中國現行《刑法》規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體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放火罪是一種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種情況:
1、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
2、危及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3、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時又危及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二、放火罪的表現有哪些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所謂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財物燃燒的行為。放火的行為方式,可以是作為,即用各種引火物,直接把公私財物點燃;也可以是不作為,即故意不履行自己防止火災發生的義務,放任火災的發生。例如,某電氣維修工人,發現其負責維護的電氣設備已經損壞,可能引起火災,而他不加維修,放任火災的發生。這就是以不作為的方式實施的放火行為。
以作為方式實施的放火行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要有火種;二是要有目的物,即要燒毀的對象物;三是要讓火種與目的物接觸。在這三個條件已經具備的情況下,行為人使火種開始起火,就是放火行為的實行;目的物一旦著火,即使將火種撤離或者撲滅,目的物仍可獨立繼續燃燒,放火行為就被視為實行終了。
以不作為的方式實施的放火罪,行為人必須負有防止火災發生的特定義務,而且能夠履行這種特定義務而不履行,以致發生火災。其特點,一一是行為人必須是負有特定作為義務的人;二是根據主客觀條件,行為人有能力履行這種特定的作為義務;三是行為人客觀上必須有不履行這種特定作為義務的事實。從義務的來源看,一是法律所規定的義務,二是職務或業務上所要求的義務,如油區防火員就負有消除火災隱患,防止火災發生的義務;三是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所引起的義務,如行為人隨手把煙頭丟在窗簾上,引起窗簾著火,行為人就負有撲滅窗簾著火燃燒的義務。從司法實踐來看,行為人的特定義務,主要是后兩種情況。
放火罪造成的嚴重性和廣泛性往往是難以預料的,甚至是行為人自己也難以控制的。正是因為放火罪的危害嚴重,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實施防火犯罪行為的,也要承擔刑事責任。因此涉嫌該罪,盡快委托專業的辯護律師為上。
刑事犯罪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有哪些
共同犯罪中主犯刑事責任如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審被判離婚何時生效
2021-03-09對工傷鑒定結果有懷疑怎么辦
2021-01-31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抵押財產屬于破產財產嗎
2021-02-25停車場刮蹭逃逸后果
2020-12-30執行異議之訴應向哪個法院起訴
2021-01-16遺囑執行人有哪些職責
2021-02-27什么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護措施是什么
2021-02-06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人事代理
2020-12-27勞動糾紛追討時間是多久
2021-03-10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