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認定是否構成正當防衛,需要滿足法律中規定的條件,那在司法實踐中,正當防衛要滿足的條件有哪些?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正當防衛要滿足的條件有哪些
根據刑法的規定,只有同時具備下列五個要件才能構成正當防衛:
1、起因條件
須有不法侵害行為,且不法侵害必須是實際存在的。
2、時間條件
不法侵害正在進行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才能對合法權益造成威脅性和緊迫性,因此才可以使防衛行為具有合法性。
3、主觀條件
具有防衛意識正當防衛要求防衛人具有防衛認識和防衛意志。
前者是指防衛人認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后者是指防衛人出于保護合法權益的動機。
4、對象條件
針對侵害人防衛正當防衛只能針對侵害人本人防衛。由于侵害是由侵害人本人造成的,因此只有針對其本身進行防衛,才能保護合法權益。
5、限度條件
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防衛行為必須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內進行,否則就構成防衛過當。
二、防衛過當的情形有哪些
關于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防衛人明知自己的防衛行為會明顯超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損害,為了達到正當防衛目的而放任這種重大損害發生的,是間接故意的防衛過當。
2、防衛人知道自己的防衛行為可能明顯超過了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但輕信這種重大損害不會發生,是過于自信過失的防衛過當。
3、防衛人應當知道自己的行為明顯超過了正當防衛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至發生重大損害的,是忽視大意的過失。
因為正當防衛行為是不法侵害引起的,是為了使被不法侵害者所侵害的客體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所以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對于正在進行的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由于這些不法侵害行為性質嚴重,且強度大,情況緊急,因此,采取正當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防衛過當辯護詞
防衛過當判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補充協議主體與主合同主體要一致嗎
2020-12-07公司成立幾年內不能轉讓股權
2021-02-20居間方對合同履行是否有保證責任
2021-01-24欠款強制執行會抓人嗎
2021-02-04生而不養的父母,可以不贍養嗎
2021-01-10中國保監會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2020-12-19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違法合同簽了算數嗎
2021-01-31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什么是婦女的“四期”,法律對保護“四期”有何原則性規定
2021-01-12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