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國現在處以和平年代,但是不是說以后就沒有發生戰爭的風險。因此,我國刑法中也有一些關于戰爭方面的條文。在戰爭發生的時候,如果是涉及到他國,軍隊占領之后,不得對當地居民及財產進行侵害及搶奪,否則情節嚴重構成犯罪,那么,戰時殘害居民如何處罰?下面我們通過本文了解下。
一、戰時殘害居民如何處罰?
戰時殘害居民、掠奪居民財物罪(刑法第446條),是指戰時在軍事行動地區,殘害無辜居民或者掠奪無辜居民財物的行為。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情節嚴重,主要是指聚眾殘害無辜居民、掠奪無辜居民財物的首要分子,殘害無辜居民多人的;掠奪無辜居民財物數額巨大的,殘害無辜居民手段惡劣的,嚴重影響我軍軍事行動的,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等等。情節特別嚴重,主要是指殘害大批無事居民的,殘害無辜居民手段特別惡劣的,掠奪無辜居民財物數額特別巨大的,嚴重影響我軍重要軍事行動的,造成其他特別嚴重后果的,等等。一般情況下,軍職人員在軍事行動地區,殘害無辜居民、掠奪無辜居民財產的,就具備了本罪的基本特征,構成了本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行為,不認為是犯罪,按軍紀處理。
二、戰時殘害居民罪和搶劫罪有何不同?
1、主體要求不同。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只能是參加軍事行為的軍職人員;而搶劫罪、搶奪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可以是任何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
2、犯罪行為發生地點不同。本罪只能發生在軍事行動地區,而搶劫罪、搶奪罪沒有地區限制,可以發生在任何地區。
3、侵害對象不同。本罪侵害的對象,是軍事行動地區無辜居民群眾的財產;搶劫罪、搶奪罪侵害的對象,可以是任何地區的公私財產。如果軍職人員在非戰區搶劫或者搶奪公私財物,構成犯罪的,則應當按照本法的規定,以搶劫罪或者搶奪罪論處。
綜上所述,戰爭對于雙方普通公民而言,都是一種傷害。如果軍人在軍事占領區,殘害無辜群眾,則構成犯罪,會以戰時殘害居民罪立案并處罰。按照刑法規定,構成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最高判罰可以是死刑。至于,戰時殘害居民如何處罰,則需要法院根據具體的犯罪情節而定。
刑法修正案九熱點追蹤
2020年最新刑法修正案九司法解釋
《刑法》第238條釋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強制拆遷?強制拆遷的種類和程序
2020-11-16執行董事是什么意思
2020-12-01繼承法關于遺贈手續多久失效
2021-03-04二審推翻一審結果一審法官會被追責嗎
2021-01-30冒領退役軍人傷殘撫恤金如何處罰
2020-12-28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平安保險車禍理賠手續
2021-01-18交通事故受害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8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6沒劃痕險怎么走保險
2021-02-09林地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0企業承包合同
2020-12-13土方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1-03-15土地承包法實施細則內容是什么
2021-01-13承包林地需要辦理什么證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