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對一些行業實行特許經營許可制度,沒有拿到許可的企業和個人,不得開展相關經營活動,否則就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而有些單位以經營為幌子,搞非法集資,騙取群眾錢財。那么,非法經營罪與集資詐騙的區別是什么?下面我們來看看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非法經營罪與集資詐騙的區別是什么?
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犯罪的主觀故意不同,集資詐騙罪是行為人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意圖永久非法占有社會不特定公眾的資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行為人只是臨時占用投資人的資金,行為人承諾而且也意圖還本付息。
1、從籌集資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的目的是為了用于生產經營,并且實際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資金也是用于生產經營,則定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的目的是為了用于個人揮霍,或者用于償還個人債務,或者用于單位或個人拆東墻補西墻,則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2、從單位的經濟能力和經營狀況來看,如果單位有正常業務,經濟能力較強,在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時具有償還能力,則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單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經資不抵債,沒有正常穩定的業務,則定集資詐騙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3、從造成的后果來看,如果非法籌集的資金在案發前全部或者大部分沒有歸還,造成投資人重大經濟損失,則定集資詐騙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非法籌集的資金在案發前全部或者大部分已經歸還,則定集資詐騙罪的余地就非常小,一般應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二、集資詐騙罪的處罰措施是什么?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綜上所述,非法經營罪主要表現是企業和個人沒有拿到許可之前,就生產商品、提供服務。非法經營罪與集資詐騙的區別有很多,在構成要件、立案標準及處罰標準上面都不同。相對來說,集資詐騙的處罰力度很大,構成集資詐騙的,如果金額特別巨大,情節十分惡劣,最高可以被判處無期徒刑。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9商標侵權如何取證,商標侵權如何收集證據
2020-12-01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
2020-12-03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一般應負什么刑責
2021-01-23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企業承包與租賃合同區別具體在哪些地方
2021-01-01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經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保險公司可以隨意停售在售短期健康險嗎
2021-03-07快速理賠定損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21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保險經紀人過錯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7土地承包糾紛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20土地出讓需繳納稅費嗎
2021-01-28房屋拆遷中,收到評估報告補償就成定數了嗎
2021-01-24商業房拆遷時是如何安排安置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