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的行為雖然與挪用資金的行為很相似,但現實中由于實施相關行為的主體不同,因而《刑法》中規定了為了兩個不同的犯罪,并且在這兩個犯罪的立案標準上面規定的也不一樣。那其中挪用公款立案標準是什么呢?律霸小編總結了相關資料,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挪用公款立案標準是什么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5千元至1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
2.挪用公款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的;
3.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超過3個月未還的。
各省級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上述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并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給他人使用。
多次挪用公款不還的,挪用公款數額累計計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歸還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數額以案發時未還的數額認定。
挪用公款給其他個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與挪用人共謀,指使或者參與策劃取得挪用款的,對使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責任。
二、構成挪用公款罪判幾年
挪用公款判幾年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法律中規定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挪用公款的行為需要達到了規定的數額標準之后,那么才會被認定構成挪用公款罪。但在進行公款挪用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犯意的轉化,即本身沒有想過非法占為己有,但之后卻出現了這樣的意圖,此時就會從挪用公款罪轉變為貪污罪,自然對行為人的處罰也就會比較重。
?挪用公款罪追訴期如何計算
?挪用公款罪的主體有哪些人?
?最高人民法院挪用公款罪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地多證,誰能獲得使用權
2020-12-04拍攝書本放網絡是侵權嗎
2020-12-07兒童車禍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2什么是擔保期限
2021-01-01買賣婚姻能提出離婚嗎
2021-03-24合同生效前要約可不可以撤回
2020-12-17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沒有責任認定書保險會賠嗎
2021-03-17保險合同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2-2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六條
2020-11-29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海上保險的索賠與理賠原則及手續
2020-12-22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具有約束力——山城區法院判決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