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規定的幾百個罪名當中,其實大多數屬于故意犯罪,只有少部分是過失犯罪。而根據我國法律中的規定,對故意犯罪的處罰往往是要比對過失犯罪的處罰重的。那《刑法》中規定的放火罪屬于過失犯罪嗎?下文中律霸小編為你詳細解答這個問題。
一、放火罪屬于過失犯罪嗎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相關規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體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放火罪是一種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種情況:
一是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
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三是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時又危及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二、放火罪該如何認定?
關于放火罪的認定,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一)放火罪與一般放火行為
一般放火行為,是指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為。放火罪與一般放火行為,在客觀上都可能造成輕微的危害結果。因此,它們的根本區別,不在于是否造成輕微的危害結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從理論上說,界限不難區分。但在司法實踐中,在處理具體放火案件時,對于某種放火行為是一般放火行為,還是構成放火罪,有時發生意見分歧。
(二)放火罪的既遂與未遂
放火犯通常以燒毀目的物為犯罪目的。但是,判斷放火罪的既遂與未遂,不應以犯罪目的是否達到為標準,而應以行為是否符合本法規定的放火罪的全部構成要件為標準。本法對于放火罪的規定有兩個條文,即本條和第115條。
意外火災,是指由于不預見或者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火災、危害公共安全的情況,如然山火、雷電、地震以及其他不能預見和抗拒的原因引起的火這種火災的發生,雖然在客觀上造成了損害結果,危害了公共安全,有的還與行為人的行為有關,但行為人主觀上既無故意,又無過失,因此,不構成犯罪。在處理這類案件時,由于有時只看到火災的發生與行為人的行為有關,而忽視了對行為人主觀心理態度的考察、分析,因而在罪與非罪問題上發生分歧。
(三)放火罪與焚燒個人財物
從法律上講,任何人對屬于自己的財產都有處分權。包括將其毀壞,使其失去使用價值或者價值。但是,這種權利的性質是以不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為前提的。只要不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放火燒自己的財物,就屬于處分個人所有財產的范疇,不構成放火罪。反之,構成放火罪。
(四)一罪和數罪
行為人在實施殺人、強奸等犯罪后用放火的方法焚毀罪跡的,應區分不同情況處理。如果行為人消滅罪跡的放火行為不足以危及公共安全的,按所犯的罪從重處罰,不另以放火罪實行數罪并罰;如果行為人消滅罪跡的放火行為是足以危及公共安全的,則應另以放火罪與前行為構成的犯罪實罪并罰。
(五)放火罪與故意傷害罪
如果人以放火為手段殺害或傷害特定的人,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只能構成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如果行為人雖以放火為手段殺傷特定的人,但同時可能造成火災危害公共安全的,應以放火罪論處。
法律中明確規定了此罪屬于故意犯罪,也就是說要是行為人過失引起了火災的話,此時不可以認定為放火罪,但此時卻有可能構成失火罪,這就是一種過失犯罪。當然針對不同的罪名,法律中規定的量刑標準肯定就是不一樣的。
刑事犯罪的非法所得應當怎么處理?
經濟犯罪偵查措施有哪些
青少年犯罪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0-11-10私了還需要交通責任認定書嗎
2020-11-15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遺產嗎
2020-12-16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誰對政府投資項目負有監督管理職責
2021-02-11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保險法一般是調整哪兩方面的關系
2020-12-07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保險公司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2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土地流轉互換糾紛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2-08征地拆遷,靠什么提高拆遷補償
2021-01-28拆遷房屋需要大學畢業證書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