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其實都是指犯罪行為最終沒有實施完成或者沒有造成實際的損害結果,但法律方面畢竟規(guī)定成了兩個不同的東西,意味著他們之間肯定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那到底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有哪些不同呢?接下來,律霸小編就這個問題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
犯罪未遂是指行為人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其特征表現(xiàn)為:一是行為人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這是區(qū)別于犯罪預備形態(tài)的主要標志;如行為人是故意殺人,其舉刀或掏刀的行為便是著手。當然,行為人實施的犯罪實行行為必須已實際指向犯罪對象,必須表現(xiàn)行為人的行為意圖,同時要給犯罪的直接客體造成了直接的現(xiàn)實威脅;二是犯罪未得逞,即還未完成某一犯罪所必須具備的全部構成要件;三是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導致。
二、犯罪預備的概念
犯罪預備是指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其特征表現(xiàn)為:一是行為人必須有實施某種犯罪的直接故意,其目的是為了給實施犯罪創(chuàng)造條件;二是行為人已經(jīng)開始實施了某種犯罪的預備行為,如為殺人而買刀、制造炸彈等;三是行為人尚未著手實施犯罪實行行為,這是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既遂形態(tài)的主要標志;四是行為人尚未實施犯罪實行行為,是由于行為人自身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根據(jù)犯罪預備行為的實施方式,犯罪預備可以分為準備工具的預備和制造條件的預備。
三、如何區(qū)分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
犯罪預備是有犯罪動機,是犯罪前基本條件,包括準備工具,順序計劃等但沒有實施犯罪。犯罪未遂是已經(jīng)發(fā)生動作的過程 ,但沒有達到犯罪的目標或部分目標。區(qū)別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主要有以下兩點:
1、概念不同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而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處罰不同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犯罪預備是著手實施前的階段,而犯罪未遂則是已經(jīng)著手實施,但是因為其他外界原因沒得逞,比如想盜竊因為有人巡邏沒偷成,比如想搶劫因為遭到反抗沒搶到錢,但是行為實施時已經(jīng)構成犯罪,只是沒有得到財物而已。但如果為盜竊去購買鉗子等作案工具,為搶劫去購買槍支、刀具或踩點等顯然是在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屬于犯罪預備。
刑法第22條第1款規(guī)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犯罪預備具有四個特征:1、主觀上為了實行犯罪;2、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3、事實上未能著手實施犯罪;4、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刑法第23條第1款規(guī)定:“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具備三個特征:1、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2、犯罪未得逞;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我國刑法理論通說認為,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的主要界限在于:行為人是否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
經(jīng)過了對比之后,大家應該比較清楚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有哪些不同了吧,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即概念和處罰。另外也要注意一點,多數(shù)情況下犯罪預備發(fā)生在犯罪行為著手之前,而犯罪未遂則多半出現(xiàn)在著手之后。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建議直接來電洗我們的專業(yè)律師。
故意殺人未遂罪的種類包括哪些
敲詐勒索未遂怎么判?
入室盜竊未遂如何量刑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后還會賠償對方錢嗎
2020-11-25行政案件偵查期間可以聘請律師嗎
2020-12-14商標侵權免責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2-12夫妻離婚后財產(chǎn)分割
2020-11-27商標轉(zhuǎn)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女職工哺乳期能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25環(huán)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有什么重要性
2021-02-18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申請破產(chǎn)清算需要交訴訟費嗎
2020-12-10父母贈與房產(chǎn)后還能反悔嗎
2020-11-27單方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2-17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企業(yè)退休養(yǎng)老金相關規(guī)定是什么
2020-11-09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交強險起訴保險公司流程
2020-12-16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