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制度當然也要充分保障被告方和犯罪嫌疑人所享有的一些權利,偵查工作出現錯誤導致錯抓錯判的案例之前也并不是沒有,因為在此之前的法律漏洞就出現過屈打成招,導致犯罪嫌疑人最后冤枉被判死刑的極端案例。可是現在有人認為不認罪的話依然會重判,那么,不認罪會重判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一、不認罪會重判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拒不認罪,從重處罰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刑法》第六十二條規定:我國法律對于非犯罪情節從重處罰只有法定從重處罰,不存在酌定從重處罰。
根據《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的說明,酌定情節可以分為從寬情節和從嚴情節,并不存在從重情節。
我國法律對非犯罪情節需要酌定從重的,如累犯、毒品再犯、國家安全累犯等均以明文形式進行了規定,即一切非犯罪從重情節均為法定,不存在酌定形式。我國法律未授予法官擬制法律的權利,因此非犯罪情節從重處罰不存在法定以外情況。
二、犯罪嫌疑人不認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被告人從被抓獲之日起就拒不認罪,此類現象在毒品案件中尤甚。審判實踐中,毒品案件一對一的特殊性致使定罪量刑主要依靠毒品買賣上下家的一致口供,缺少相應的實物證據。被告人心存僥幸,不愿如實供述,試圖逃脫刑罰的制裁。
2、被告人被抓獲之后如實認罪,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又改變口供,不愿承認犯罪事實。有些被告人在被抓獲之初,迫于司法機關的強大壓力,承認了犯罪事實,但其內心深處不愿接受制裁,抵抗改造。在最初的慌亂之后,重新構筑了心理防線,抗拒法律。
3、在共同犯罪中,各被告人之間對作案分工合作的細節相互推諉,都不愿承擔主要責任。此種現象在搶劫、搶奪案件的庭審中頻繁出現。實施搶劫、搶奪案件的被告人文化程度相對較低,且多是同鄉、朋友關系結伙作案。在事發后,各個被告人為了減輕自身的罪責,都試圖將責任推給他人,以減輕自己的刑事責任。
4、公安機關在證據上存在較多瑕疵,致使被告人在公安和檢察階段都自愿認罪,但到了法庭上,經辯護律師指點,即反悔拒不認罪,主要表現在強奸案件上。由于被害人的多次陳述,均與被告人的供述不盡相同,致使被告人在法庭上認為不是強奸而是通奸。
三、建議和對策:
1、公安機關在刑事偵查程序中,應當就全案的犯罪事實各個細節進行細致的調查訊問,從刑事訴訟的初始階段就固定被告人的口供,打破被告人試圖翻供不認罪的幻想。同時要盡可能多的搜集和固定實物證據以及證人證言,以佐證犯罪事實,多角度多側面的還原犯罪過程的原貌。公安部門要加強證據意識,注重證據的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把證據和事實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使每一項犯罪事實都有相應的證據予以支撐,證據與證據之間形成緊密的邏輯鏈條,環環相扣,完整而又詳盡的再現整個犯罪過程。尤其針對共同犯罪,要對各被告人之間的分工細節進行詳細的訊問,以利于區分各被告人的罪責大小。
2、檢察機關,要嚴格把好證據事實關。對公安機關在證據上存在的瑕疵,及時提出補正意見。在審查起訴環節中,要緊扣案件的事實經過,及時地對被告人就影響案件定罪量刑的重要犯罪事實進行詳細全面的訊問,及時堵塞犯罪嫌疑人可能利用的一切漏洞,攻破被告人的心理防線,使其如實交代犯罪事實。對被告人在審查起訴階段翻供的情況,要認真審查,仔細甄別,去偽存真。
3、在法院審判階段,審判人員要向被告人宣傳刑事法律政策,使其放棄抵抗,配合庭審,以利于自身的改造。首先要向被告人講明是否抗拒國家司法機關體現了被告人的悔罪態度,直接影響對其的定罪量刑。其次,審判人員向被告人說明如果其承認公訴機關的指控,可以適用簡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簡化審,按照法律規定可以酌情從輕處罰。通過對刑事政策的講解,促使被告人轉變態度,配合庭審,以達到節約司法資源的目標。
綜上所述,不認罪會重判的這樣一種說法是完全不合理的。現在新的刑事訴訟法當中專門強調了對證據的高度關注,在當事人不認罪的情況下還是要求工作人員要反復在證據上下功夫的,所以可以允許零口供定罪,但是不能因為當事人不認罪就以加重判決的這樣一種結果去威脅當事人認罪的。
拖欠農民工工資會判刑嗎
團伙攔路搶劫判幾年
2020無證駕駛致人死亡怎么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二審庭審流程是什么
2020-12-23承租人優先購買權被侵犯后應怎么尋求救濟
2020-12-20公司股權轉讓怎么交稅
2020-12-14非機動車追尾機動車怎樣認定責任
2021-01-01國內外的結婚程序
2021-03-06哪些婚姻關系視為無效婚姻
2021-02-21指定管轄偵查時傳喚可否異地
2021-01-29可以對支付令提管轄異議嗎
2020-12-03個人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09提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24撫恤金成年子女可以享有嗎
2021-01-03合同債權最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30收養協議是否適用合同法
2021-03-12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財產繼承權的訴訟期限怎么認定
2020-12-01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